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心得体会 >

医护创业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疫情之下,五位医健创业者的反思与思考:磨炼好内功,才能更强大,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贝壳社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医护创业案例心得体会范文1

作者丨鹿柴、毛三

这个冬天似乎格外漫长。因为一场突然爆发的疫情,整个高速运转的工作和生活,被硬生生的踩了急刹车。也打乱了几乎所有企业的正常节奏。对于一些创业者、创业公司来说,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而如何度过眼前的这道坎成为当下最严峻的课题。

我们找到了几位医健创业者聊了聊,他们有些快速响应研发产品为疫情尽力,也顺带实现一次团队“大练兵”;有些业务几乎停滞,但他们并没有悲观,转而利用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和漏洞,快速调整和改变,抓住机会修炼内功。“这次疫情也让我审视到:90%以上的会都是可以不开的,剩下的10%也可以在网络上开的,许多工作是可以在家里干的,许多养闲人的工作岗位是可以没有的。”一位创业者如是说。

疫情还在继续,长期的影响还未可知,但疫情总会过去,春暖花开的日子终将到来,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好好活下来就意味着一切可能。

前苹果高管Heidi Roizen曾在分享创业公司在恶劣环境下生存下去的的一些必备法则时曾说过,那些越早认清现实并作出转变的公司,最后都会发展的越好。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在这样最困难的环境下走过来的,希望你也能成为其中的一个。

是的,希望你也成为其中的一个。希望他们的反思和思考也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和力量。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金鑫 麦递途联合创始人

17年前的SARS时期我还是一名临床医生,而这次疫情来袭身份变成了医生家属。在我的感受来看,这次疫情不论感染数量还是造成的影响,都至少要高出一个量级。整个高速运转的工作和生活,踩了急刹车,一切都硬生生的暂停了。对我们企业来说,依据政府和所在园区的要求,尽快复工是对日常办公最直接的影响。业务层面,我们有医院拜访的需要,而当下医院内部资源都在往抗击疫情倾斜,所以也只能改成电话、微信等方式沟通。不过长期来看,疫情毕竟只是一个突发事件,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不会有大的影响,毕竟突发事件还是很难改变长期发展的惯性和规律性。换个角度,这次疫情对整个医疗行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和社会大众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尤其是做出了牺牲和奉献的“逆行”白衣天使。

所有的创业公司都将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创新研发型企业的整个研发周期也肯定会拉长,医疗产品的注册申报流程估计至少延缓三个月。这意味着,原来所有的工作节点都得往后推三个月,多出来的这三个月的预算如何补足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对于企业来说,当下最主要的困难还是现金流。现金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带来力量,才能生存下去,但现在一切都停滞了,而正常的支出不可避免,这就完全是“纯失血”的一个状态,对企业的伤害是致命的。尤其是现金流本就已经非常紧张的企业,雪上加霜可能就真的熬不过去了,而那些继续在坚持的企业,也肯定要进一步压缩各类支出。我们自己也砍掉了一些招聘计划,各部门非必要岗位能不招就不招。

说不害怕是假的,疫情还没有结束,家里还有一位战斗在一线的临床医生,企业也还没有完全正常回复运转。当下必然是一个寒冬的状态,就看哪些企业能坚守下去。这一背景下,每一位创业者都会尽快启动新的一轮融资,要做好融资周期加长的准备,同时通过银行借贷等各种渠道储备一点的过冬粮食也是必需的。

眼下来看,首先当然是争取尽快复工,恢复正常的节奏和运转。其次,我们应该把自己内部的工作做好、做扎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把以前的一些遗留问题解决掉,规范和梳理内部流程和管理体系。

创业本来就是压力非常大的一个事儿。这次疫情也只不过把“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意外,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这句老话重新诠释了一遍。这就是生活,我们要把变化当作生活的一部分,然后时刻做好准备,留足安全的缓冲期。

还是那句话,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借用曾国藩16字箴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张超 左手医生CEO

这次疫情对我们左手医生来说算是一次“大练兵”。面对快速发展的疫情形势和复杂的客户需求,我们的技术、医学、产品、市场等部门团队密切配合,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快速反应,开发相应功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加班加点,及时迭代升级。最后,左手医生的三款抗击疫情产品如期构建完成,成功上线应用到前线医院,帮助医院和医生更高效地投入抗疫一线。

此次疫情加速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它极大地满足了当下防疫工作的紧迫需求。比如远程在线问诊,降低了轻症患者交叉感染几率,实现患者就医行为“物理隔绝”,打破医疗资源地域限制,推动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有效缓解了线下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此次互联网医疗也及时为居民提供病情咨询、分诊分流、情绪安抚、心理疏导的服务。这次疫情对于用户形成在线问诊的习惯也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关注和政策支持,甚至撬动医保支付对互联网医疗的认可。这对于促进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也坚定了我们业务发展方向的信心。

我相信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服务模式会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智能医疗产品可以将疾病监控、健康管理和辅助决策融为一体,快速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最终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检验和强化公司的战斗力,显得极其重要。团队间要提高配合的默契度,提升远程协同的办公效率。业务上要重视风险来临前的预警工作。既要重视核心业务的发展,但也要时刻准备好PlanB。

作为创业者,更需要提高危机应变能力,既要学会判断宏观趋势,也要进行微观的创新,把创业中积累的所有资源都应该想办法利用起来。同时,要思考和复盘自己的业务,查漏补缺,及时优化产品线。另外,还需要规划好现金流,这是保证公司能活下去的基础。

不要浪费一场危机。这次疫情对创业者、创业公司来说的确是一道坎。我们要始终相信“打不死你的必将使你更强大”。

杨先生 某生物技术公司创始合伙人

疫情对我们第三方医学检验所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因为现在医院的正常业务基本停转,所以对于我们医学检验所那一部分的业务影响非常大,标本量几乎为0;第二,由于复工期间要应对各种监管和检查,大家都要带饭,要额外购置微波炉等物品,这些都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

为了应对这次疫情,我们开展了一些平时没有时间不顾上的优化工作和研发工作,对部分项目和产品开发计划的优先级做了调整,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内部培训和知识分享。总之,既然无法对外承接业务,我们就修炼内功。至于这次新冠疫情对检测类测业务特别是病原检测业务或产品开发的公司带来的影响以及启示,我在一些文章里也谈到过,在这里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特殊时期要练内功,既然无法对外承接业务,我们就练好内功。

二、即便不能复工,也不要忘了和员工之间的互动,逆向思维做好组织建设,未来企业拼学习能力、进化速度和探索未知的能力,准备好应对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意外。尤其是一个公司的组织建设能力,它决定了一个公司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对于从事病原检测相关业务和产品开发的公司来说,此次疫情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研发到测试到量产再到市场推广等环节都需要紧密配合,但很多公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机会从眼前溜走。

三、如果自己本身的研发和产品储备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不是做病原检测的,最好不就要盲目凑热闹,毕竟能研发出来和能量产并保证良品率是两回事。

四、产品质量要时刻放在第一位。尽管现在还未到最终复盘的时候,此次疫情中确实暴露出了部分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的问题,但考虑到这是特殊时期大家都手忙脚乱顾不上那么多,我相信等疫情平息之后,用户会对感染检测类产品的质量要求会更加严格,感染检测类的产品质量监管也会变得更严格,医生和医院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可能会更加看重风险因素。

五、产品研发和技术路线的定位要以终为始,要看趋势而不是顾眼下。此次疫情中显然是能把产品投递至前线的公司们更占优势,但是每个公司的禀赋不同,不可能把所有机会都抓住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寻求差异化。我相信感染检测的终极目标应该是POCT,再不济也是院内检测模式(IVD),所以对于场上的玩家来说,那种以终为始、始终盯着终极目标去、不局限于某种特定技术手段如二代或三代或是PCR的、能够解决核心关键点的、不被他人的节奏干扰的玩家胜出几率可能较大。

六、此次疫情可能会加剧行业的分化速度。那些在此次疫情中能够快速响应,并能把产品及时递送到一线的公司大概率能加速崛起,在抗疫大战中他们不仅锻炼和加强了整体协同作战能力,而且品牌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这将会为其以后的市场推广带来许多不可低估的隐形价值。

七、视野一定要更宽更大,不要只盯着国内。

黄可智 脉兴医疗CEO

疫情对我们的脉兴医疗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办公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公司开工推迟,远程办公效率相对低下;其次是产品研发方面。脉兴医疗是专注于重症监护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发,需要与ICU临床专家共同深度交流,研发上有一定不便;第三是市场销售。由于疫情原因,上半年相关行业会议均推迟或取消,原计划的市场活动只能被迫暂停,销售上也无法进入科室与相关人员当面沟通,基本属于暂时停滞状态。

毋庸置疑,疫情肯定会对很多行业今年的业绩带来影响,更进一步可能会影响一些企业的融资进展。长期的潜在影响可能会持续更长一段时间。在我看来,对于一家创业公司,面对疫情,首先要具备战略调整能力,脉兴从疫情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正式立项并开发了掌上ICU,实现了远程实时数据共享的ICU会诊与查房,医护人员不需停留在仅仅使用音视频,而实现了基于所有数据零时差的共享,重症专家不必奔赴现场也可看到临床完整数据。

其次,要具备资金储备意识。脉兴在资金上做了一定的准备,可以保证至少半年的现金流。

最后,是企业管理能力。脉兴及时调整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策略,迅速建立了远程办公制度,通过晨会、日报等多种形式,保证每日产出。同时做好产品的打磨及市场物料准备,做好客户关系维护工作,保证公司各项进展推动。

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都抽调了医护人员前去支援武汉,其中有10% 的ICU医务人员(超过11000名),这也说明了ICU医护人员与ICU病床都是严重短缺的。这次疫情也将ICU重症监护科室的重要性给国家,全国人民做了科普与教育。所以,接下来国家会对医疗加大投资,包括医院建设,软硬件配套。

通过这次疫情,国家也大力提倡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5G技术进行防疫,诊疗,加大医疗科技投入,包括ICU里面的硬件与软件,会有一个科室建设高潮,所以对我们公司是一个较大的利好,也坚定了我们继续再重症领域深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赋能临床ICU医护人员。

我相信,疫情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希望每一个一线的医生都可以平安归来,脉兴也会继续专注ICU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发,在临床上带来切实的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在疫情寒冬之际,一起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张峰 奥咨达创始人

因为一场疫情,社会突然“停顿”。有人说,这是医疗器械行业升级换代的机会,也有人说,这是对医疗器械行业的一次“大考”。我认为危与机应该是并存的,以下主要谈两点:1. 应急注册。针对防护服、诊断试剂和仪器、护目镜、额温计、隔离病床等缺口严重的防控物资,国家药监局开启了特事特办、快速审批的绿色通道。此项政策对第三方服务公司是利好的,企业需快速响应,抓住机会。

2. “口罩难题”。由于上下游供应链、原料等问题,目前口罩供应仍存在难度。据我了解,当下部分企业正在增加、改造或转投生产线全力生产口罩,对于这类企业,短期看是利好的,但疫情结束后,还是要看企业核心价值。

从我们自身来看,为尽己之力缓解目前防疫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我们购买了4条N95口罩生产线,与澳门、大湾区、拓普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同时引进几十条平面口罩全自动生产线,月产能达到800万个。此外作为此次疫情防控的必须企业,我们还成立了“中国医疗器械应急联盟“、协助十几家企业完成了近15个应急产品注册、为应急产品快速投入市场提供高效便利的信息渠道、建立应急物资合规资质审核群、以及捐赠防疫物资等。

回到眼下,我认为最受中小企业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化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更好地渡过难关。连日来虽然有较多的帮扶政策出台,但不少企业仍存在资金风险,如由于疫情影响客户付款无法到位,汇率波动、员工工资发放等。这一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应调整心态,争取利用好地区性和政府性政策,转化危机。

其实,通过这次「大考」我们会发现,那些有着极强的网上生存能力的企业这次表现得都非常好,这一点值得很多创业者检讨,去审视这一能力,然后直面疫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改进。

当下企业也可以通过视频、电话面试等方式和优秀的人才保持良好沟通,待复工后见面可以加快彼此的决策。其实这次疫情也让我审视到:90%以上的会都是可以不开的,剩下的10%也可以在网络上开的,许多工作是可以在家里干的,许多养闲人的工作岗位是可以没有的。

由此,企业需重视资金流、人力资源优化、岗位优化、因应时势快速调整。

关注贝壳社公众号(ID:iBio4P)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医护创业案例心得体会范文2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祝所有医务工作者节日快乐!中欧有很多来自医疗健康行业的校友,他们出于自我提高或职业转型的需要而就读中欧。优仕美地医疗创始人宋科瑛(中欧EMBA2018)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位具有近20年专业经验的外科医生,在44岁这年创立了国内首家独立运作的日间手术中心。经历了近3年的成长,今年初,优仕美地医疗完成了亿元级B轮融资。在创业的间隙,他到中欧就读EMBA,自认为收获颇丰。回顾自己的经历,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一样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医生的尊严不见了”

2001年,宋科瑛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博士毕业。随后,又完成了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和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2个博士后。

2005年,宋科瑛留美归来。意外地,他感受到了一种不适应和巨大的心理落差。

彼时,国内医患矛盾频发,病人对医生并不信任,他们经常会想,“医生是不是骗我去做不必要的检查和手术?”而医生也开始有意识地避免跟病人之间产生纠纷,因为“执业环境和医患氛围都变了”。在这种环境下,“医生越来越不被尊重,工作量越来越高。”

“医生的尊严不见了”,宋科瑛说:“作为医生,我很认真地对待每一位病人,但他们对我的信任在哪里?”

作为“开刀狂人”,他回国后的三年都在没日没夜的开刀中度过。“在临床技能上,我有足够多的经验,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他相信,医疗服务离不开信任。没有信任,医疗服务便很难有效开展。

在长期的思考中,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希望通过创业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逼着自己去社交”

宋科瑛深知,要想创业,光有技术积累是不够的。如何组建和管理团队、控制风险、分配资金等,都需要学习。自己过于内向的性格,也有必要做出改变。

“创始人的性格对初创企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船’往哪里开,以什么‘速度’航行,都和创始人的性格息息相关。”宋科瑛说。为了改变性格,他在周末“强迫”自己去参加一些俱乐部活动。

俱乐部参与者来自不同领域,从投资者到企业高管,因为身份背景不同,大家彼此之间没有太多戒备心,相处很轻松。但最初参加时,宋科瑛回忆自己太过“木讷”,“就像一根电线杆子似的,不知道做什么,聊天不超过三五句就开始叨唠开刀手术”。

“真的是逼着自己去参加”,宋科瑛坦言自己根本不喜欢也不享受那种过程,但通过刻意的“学习”,自己变成了现在的外向性格。“我很幸运”,他说。

回过头看,缺乏同理心、惜字如金,是很多医生的性格特点。但对医疗服务企业来说,没有了通过沟通搭建信任桥梁这个过程,很难提供完善的服务。

除此之外,宋科瑛认为这些社交也帮他打开了视野。俱乐部中不乏一些想去创业的朋友,“当这些点子冒出来时,朋友们会坐在一起头脑风暴,去分析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他说,“我就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地学习”。

谋定而后动

外科医生的理智和谨慎是一种职业习惯,宋科瑛说凡事要“谋定而后动”。有创业念头之后的数年间,他用“曲线救国”的方式默默准备着。

去和睦家工作是这个“学习计划”中的一环。宋科瑛希望借此机会向顶尖的私立医疗机构系统学习,去它的一线工作,彻底弄明白其运作规律。

和睦家的手术量和手术难度相对宋科瑛之前工作过的公立医院来说要小很多,但在这里可以接触到高端私立医疗的管理体系,以及构建病患信任关系的方法。宋科瑛认为,这是医疗创业者的必修课。

他举例说,“在和睦家,大家都会有一种‘把病人当家人’的思维。如果病人不具备医学常识,大家就会帮他做出最佳的选择。”而在很多公立医院,医生为了避免惹麻烦,会让患者自己做决定。

“有时去治疗,总是去帮助,常常去安慰”。宋科瑛相信,在医疗服务领域,良好的沟通服务是立身根本,如果一个医务工作者还在纠结医疗究竟是不是服务,追求惜字如金、沉默是金的处世哲学,那他可能并不适合医疗行业。在和睦家工作的6年里,宋科瑛一直对自己进行诸如此类的警示。

“对外科医生而言,转变服务心态是一道难关。创业路上有很多辛酸苦辣,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和自己多年外科医生经历养成的自尊和傲慢作斗争”,宋科瑛坦言,“这种磨练,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动刀子”的事业

经历了公立医院与和睦家私立医院的修炼,对比了美国和本土的医疗商业模式,宋科瑛将眼光投入到了“动刀子”的事业上——建立独立运作的日间手术中心。

日间手术,即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患者从就诊、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出院的整个过程,有的患者甚至无需过夜,当天即可出院。美国的日间手术中心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专业领域,全美的日间手术中心数量现在已近 8000家,且每年有400到500家的增长,绝大多数日间手术中心由外科医生创立。可在中国,除了公立医院有日间手术外,在社会办医领域里,这一数字是0。

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医生去做这样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呢?宋科瑛认为,中国的医生往往只是 MD(医学博士),但很多美国医生还是MBA(工商管理硕士)或者MHA(医院管理硕士)。

同时,美国具有非常成熟的全科转诊体系、独立影像中心、独立检验中心,医生能实现非常灵活的流动性——可以有自己的日间手术中心,也可以在医院里工作。但在国内,高端的资源实际上都在公立医院,目前为止也没有建成非常成熟的全科体系。

好的信号是,从2005年开始,国内的第三方独立检验开始崭露头角,目前独立的影像中心也初露锋芒。这种情况下,做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也就具备了发展空间。

作为商业项目,宋科瑛并没有拘泥于形式。他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借鉴了美国另外一种商业模式—— Mini Hospital(微型医院),并将其套入日间手术中心中。

美国的微型医院与国内综合门诊部以上级别的设置类似,它能够涵盖更多科室,生态体系也更完善,“在老百姓还没有认识到日间手术的好处时,我们给社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样能保证机构首先活下来”。

做这样一个大型医疗机构必然是重资本投入。2016年优仕美地落地上海时,宋科瑛已步入44岁的成熟年龄。而做这件事,宋科瑛投入了前半生的全部积蓄,充满了all in的劲头。

2017年,优仕美地拿下第一轮千万级融资。之所以顺利融资,宋科瑛认为,一方面是项目本身的价值,另外投资人也看重自己不留后路的创业精神。2019年1月,优仕美地拿下亿元级B轮融资。外人看来这一切有些太过顺利。但经营这门新生意,优仕美地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是首席学习官”

优仕美地的目标是重建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信任。所以,除了国际化标准的医疗服务理念,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高标准的手术环境,宋科瑛认为更重要的是营造温馨体贴的氛围,“病人得到更贴心的关爱,医生和病人之间有更多的沟通”。

做日间手术中心这样国内尚无先例的项目,团队管理、商业模式、运营决策等等都是不断的挑战。宋科瑛认为自己需要加强学习,去做一些创新、变革、搅局乃至颠覆的事情,为更多医生走入社会办医的“大时代”领航,给中国医疗服务带来更多的活力。

在过程中,他慢慢发现,既往的认知根本无法达到创业的要求,原来的观念也和新领域产生了冲突。同时,由于财务观念和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淡薄,自己经历了不少挫折,这让他内心升起回炉再造的渴望。

“尽管对企业管理已经有了懵懂的认知,我需要更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于是,在创立优仕美地不久后,宋科瑛报考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他说:“我希望系统性学习企业管理的知识,寻求更多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这是我选择中欧的主要原因。”

就读中欧后,通过聆听教授们深入的知识讲解,与优秀的同学们分享人生经历,宋科瑛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一年多的学业过去,他感到充实、紧张而又收获满满。在中欧学习到的很多知识,已被他运用到日常工作中,自认为非常受益。

“我会持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我”,宋科瑛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虽然身为优仕美地创始人,他给自己的职责定位却是“CLO(Chief Learning Officer,首席学习官)”,做一名“常怀空杯心态的学生”。

3年来,优仕美地稳健发展并快速增长,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谈及未来,宋科瑛说:“‘汇天下优仕、创医疗美地’,这是我们不变的愿景。希望优仕美地能让医生和病人之间建立起信任的纽带,病人相信医生,将其作为生命所托;医生相信病人,竭尽所能去帮助病人。”

编辑| 岳顶军

本文根据丁香园(ID:dingxiangwang)文章《外科创业三年获亿元投资,创始人背后的十年》补充采访后改写

医护创业案例心得体会范文3

创业者一路走来,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唯有艰辛为伴,去往不可预知的未来。在医健创业的蓝图中,从不缺乏优秀女性的身影。她们果敢、她们坚韧、她们努力拼搏,为的是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值此女神节,健康界推出特辑,选出几位医生转型创业的杰出女性,不仅有在医疗领域的杰出者,而且在服装制造业、心理咨询行业也有她们的足迹,让我们共同向这些创业女神致敬!

育果医生创始人、CEO 马于堃

“没有什么商业模式不可复制,关键是你做不做,是否做得比别人快”

——马于堃

在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当了近10年医生的马于堃,于2014年建立了全国首家移动高端医疗就诊平台——“育果医生”。家里三代行医,医生出身的她,似乎更早地嗅到了“高端医疗服务第三方”是一个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创业方向。

“随着高端医疗行业的发展,我希望通过提供更多信息,给患者更多选择权。” 马于堃表示这也是她创立育果医生的初衷。5年内,育果已获得红杉、浙大友创、巢山资本、暾澜投资等多家资本青睐,2016年底完成A+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5000万元。

曜影医疗创始人兼CEO 史浩颖

“要让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能触及到更多中国人。”

——史浩颖

毕业于名校,学出于名师,就职于顶级机构,史浩颖仿佛是命运的幸运儿。

从2006年想把高质量医疗服务带给国内的患者,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拓荒式的开辟心衰门诊、五年如一日用业余时间做病人教育与关怀;再到后来在百汇医疗的近三年的坚持。十多年过去,让更多国人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这件事成为一颗种子深扎在史浩颖的内心。

在史浩颖说:“我不是一个愿意跟在被人后面走的人。”她认为好的医疗服务一是医生的好技术,二是好服务,缺一不可。但医学是不断进步的,医生也要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技术的进步更加需要团队的合作。

此外,从业多年来,史浩颖一直希望在疾病管理上做的更好。“我们的服务质量、医疗质量可以做得更好,包括病人随访我一直都想做得更好。所以当时就想自己来实践把慢病管理用在一个高质量的诊所里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将自己坚持的事情做到更好,史浩颖顺其自然的走向了创业。

江苏利安达集团董事长 黄丽泰

“做企业要先做人,做人最要讲诚信”

——黄丽泰

优秀的医生投身创业,不从事医疗行业,也可以建树颇丰。

与多数男性化了的企业“女强人”不同,温婉、优雅可以说是对黄丽泰气质的最好注解。黄丽泰童年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将来能当一名医生,“穿着白大褂,为人家治病,那样的感觉是很高尚的。”1980年她如期成为了一名医生,一干就是14年。

1991年,在一片招商引资的浪潮中,黄丽泰开始了另一番创业生涯。经过20多年的创业与创新,从单一的服装制造销售业起步,利安达已发展成为拥有16家子公司,形成服装贸易、城市能源、现代服务业(地产、生态农业、酒店)、金融投资四大板块。

辉薇妇儿医生集团创始人、沈阳安联妇婴医院院长 李辉

“我几乎拥有了体制内医生追求的一切成就,应该算是体制内被同行认同的成功者,但面对国家医改正在困境的今天,我选择放弃在体制内拥有的一切,格式化自己,配合国家和政府去投身医改,去创建政府和百姓都放心的民营医院,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

——李辉

对于一位拥有20多年临床经验,学术兼职、科研基金、教学成果都享誉国内的知名专家来说,褪去光环、从头再来,其实并不容易。

但李辉走得很坚定,作为教授、博导和资深医生,她觉得有责任为中国医改探路,希望自己的辞职信能够影响更多跟她一样有梦想的人,敢于放弃“金饭碗”,敢于挑战,敢于为了自己的梦想医疗去拼搏。

李辉表示,“优质医疗”不是简单的喊喊口号,而要踏踏实实地做,她心中的优质医疗应该是“优秀的医疗技术+完美的医疗流程+高质量的医疗设备+舒适的就医环境+温暖的医疗服务”。

基于这个愿景,李辉和她团队的梦想就开始在安联妇婴医院逐渐实现。

明德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莉莉

“希望成为新型医疗方式的原动力,这是作为一个创业的医生,最希望能够实现的。”

——陈莉莉

在众多创业家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明德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莉莉都是特别的存在:在创业这场硬仗中,她是为数不多的女“斗士”;在商场上,她是罕见的学者型商人。

2008年,武汉明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正式成立。

进入2011年,明德生物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主要从事POCT快速诊断试剂与快速检测仪器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陈莉莉认为,产品的创新力就成为明德生物高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2012年,明德生物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是上一年度的近6倍。陈莉莉回忆,当年年底整个团队也就30多号人,实现这样一个销售额,主要就是依靠这款产品的创新力;后面几年明德的高速发展,也是依靠这款产品驱动的。

10年创业,一朝上市,在陈莉莉带领下,2018年7月10日明德生物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达因药业总经理 杨杰

“使千千万万中国儿童健康强壮!”

——杨杰

从杨医生到杨总,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杰在其职业发展道路上,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这一选择让她进入了医药界。

杨杰做了7年儿科医生,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儿科不受重视,且她有机会进入企业做销售,所以她毅然决然的辞去工作,做起了医药代表。经过自己努力,半年后就升职管理工作,后升为区域销售经理。1994年达因药业创建,她经同时举荐,被达因药业邀请加入,去组建新的销售团队。

2007年,杨杰升任达因药业总经理,全面管理达因,这也为达因药业的变革制造了契机。

这些年国家在儿童药领域快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除了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号召外,也与像达因药业这样的儿童制药企业持续不断的呼吁有关。只要有机会,杨杰就在各种场合呼吁政府给予儿童药物研发、生产等相关政策的支持,利用各种机会为儿童制药建言献策。

心之爱创始人 陈珂含

“生活很多时候是乏味的,甚至是难以承受的,作为咨询师的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更丰富的色彩。所以创业折腾也好,追求生活也好,都是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我希望影响到更多的人。”

——陈珂含

创业之前,陈柯含曾在一家三甲医院任职,经常被邀约录制电视节目,给与心理学方面的意见。她逐渐意识到,在医院任职,仅凭一己之力,没有办法帮助更多的人。而且很多流程、制度也不由她把控,在心理咨询方面感到很受限制。于是,她决定创业。

心理咨询行业,在美国有其科学的行业标准,但是现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目前的心理学咨询,更多是被“旁门左道”所裹挟,使经典咨询方式淹没于舆论焦点之外。日前,心之爱也启动了融资计划,经过近八年打磨后,他们开始了自己的风投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