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心得体会 >

心理课堂沉静训练心得体会

心有多静,福有多深,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为梦想书写人生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心理课堂沉静训练心得体会1

心静是岁月沉淀后的坦然,也是一个人征服了生活的姿态,心越静,灵魂越清净,淡然,越活得踏实自在,人生的解脱不在他处,而在自己的心中。一生总会有是是非非,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你所愿。

人生苦短走好自己的路,发好自己的光 ,修好自己的行,做人格局要大,眼界要宽,欲成大树,莫与草争。人生的解脱不在他处,而在自己心中,生活中的那些是非长短,不理不争就是智慧,不是凡事据理力争而是懂得及时清空,人生皆苦,唯有自渡。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人很多时候都是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随着岁月的沉淀。逐渐磨平了棱角,不再与人针锋相对,不再刻薄,也不再斤斤计较。学会了包容和隐忍,懂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难得糊涂。

心静是无声胜有声的超然境界,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一场修心之行。心存善良,心好人身自安。心静则有福,吉人自有天相,心善则貌美。你的心决定你的相貌,决定你的人生状态。

人的一生没有谁能一帆风顺,当你遇到困惑烦躁的时候。都是对你人生的一种考验,你能不能经得起考验?看你经不经得起这种磨砺!现实生活中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学会心静,心静了,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和平去面对。

人活到最后活的就是心情

,心静的人内心平和无杂念。心情好,身体自然也好。多一些平静,就能少一些纷争。心静的人福气不用强求自然而然就会有的。培养一颗“静”心,养一点“静”气和平淡然,超越自我。

心静是一种境界,心静也是一种福气。余生不长,别把世俗看淡。用一颗平常心,生活自然快乐康宁。人活到最后,即使面对波澜,也要保持平静给自己安静的心独处空间,来思考和沉淀。

人生过半,让生活化繁为简,和自己相处,与寂寞相处。即使身处喧嚣,也要学会抛开杂念,静下心来聆听自己的心声。享受生命的美好,这样的人生才会豁然开朗,调节情绪放松心情。面对世事无常能淡然一笑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真正聪慧的女人懂得放松心情,自我调节情绪,不管遇到什么都是宠辱不惊。

闲暇之余看一本好书,听一曲好歌,一个人安安静静地享受着。心慢慢沉静下来,体会着浮躁一点点消散。

福气源于心静,在漫长的岁月里,平心静气,遇到烦恼不会太久存在心里。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选择,总要学着去取舍,遇到烦心事要想得开,让自己每天都轻松愉快,在平凡的日子里,能够活的比原来那个自己更出色一些,能够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幸福。

一个人的福气深浅与否,在于能否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控制得住情绪。心静自然天地宽,当你面对人生百态看得开,放得下,忍得了孤独就会获得长久的安宁。

当你面对起落沉浮得意时,不骄不躁,失意时不卑不亢。未来的路才能走得长远,心静则心净,当你变得简单,日子就会变得单纯而美好。以静养心,享受当下的每分每秒。


心理课堂沉静训练心得体会2

有些人总是表面沉静,不轻易流露出内心的情感和烦恼。然而,这种看似冷静的外表背后,往往隐藏着内心的沉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有些人在遭遇挫折和困境时,会选择将自己的情感内化,不轻易向外界表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展现自己的脆弱和烦恼会被视为软弱和无能,导致被别人忽视和嘲笑。另外,有些人也可能是因为性格上的原因,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将自己的情感和烦恼内化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应对方式。长时间的内心压抑和沉重,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例如焦虑、抑郁、压力等。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寻求帮助,寻找适当的人或方法来缓解内心的压力。

一些应对内心沉重的方法包括:与亲友交流、寻求心理咨询、运动、放松、冥想等。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积极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和困境,将内心的沉重转化为积极的力量,寻找到自己的内在平衡和力量,让自己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

总之,表面沉静的人往往背负着内心的沉重。我们需要正视这种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心境,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

心理课堂沉静训练心得体会3

走进冥想

撰文 西英俊

编辑 保健君

冥想——

让纷乱的思绪沉静下来

或许此刻您只是坐在桌边走神,四周很安静,但头脑中的喧嚣却从未停下,注意力就像一只追逐激光笔的猫,辗转在各种展望、回忆与幻想之间。在同日常焦虑共存的现代人身上,“牵扯过去、斟酌未来”的体验正在成为身心疲惫的重要源头。

于是当下“冥想”的风靡也就不难理解——这种心理练习试图教会我们的大脑如何心无旁骛地关注当下。

关于冥想有这样一个比较形象的描述:

“将您的脑内世界想象成一条繁忙的马路,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车在路上往来穿梭,这些车就是您的念头。您突然关注到其中的一辆:‘有项工作暂时没有头绪’,紧接着,这辆车就可能在您主观信念的牵引下驶向‘时间快要来不及了’‘我不应该拖延,真是一点自控力都没有’……于是您追逐着这辆车逐渐走远了。而在冥想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繁忙的车流中退一步出来,坐在马路边,安静地看着这些车辆来来往往。”

冥想练习赋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站在车流外”的状态。达到这一状态的途径并不唯一,聚焦式冥想引导冥想者的思绪专注在特定对象上,如呼吸、想象图像等,从而摒弃其余感受;正念式冥想则是引导冥想者开放性地体验一切想法与身体感受,并不做评判地完全接纳它们。这两种冥想方法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冥想各个分支的技术方法都处于这样的连续体上。

在上述的冥想过程中,您可以自由选择舒适的姿势,在音频、书籍或现场指导下进入冥想状态,开始注意力与念头间的拉锯战。这样的过程单次可能持续 10 ~ 30 分钟。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得以确认,抹去宗教文化背景带来的玄学色彩,如今的冥想其实就是一系列切实的心理训练技术,它试图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我们的大脑, 通过重复的心理练习,产生积极的身心改变。

时至今日,冥想仍在与现代医学及心理学不断碰撞,吸引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精神病学等广泛的跨学科研究,逐渐积累下扎实的实证研究成果,向着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演进。

冥想——

重塑大脑

什么样的人需要冥想?答案的背后实际隐含了两个层面的诉求:一方面,大众渴望通过一种便捷且自主的技术调节日常情绪压力,提升某种心理能力;另一方面,精神科医师意图寻找有效的技术作为缓解精神疾患的辅助手段。基于这两种不同诉求,冥想正在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两个领域中左右逢源。

在大众心理学的角度上,近年陆续有研究证明,冥想练习在调节情绪情感、改善注意力、增强身体意识、改善自我概念四个主要方面能够取得一定心理健康效益。

一篇发表在心理学领域权威期刊《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的研究综述在综合分析 163 项相关研究后得出结论:冥想在情感调节方面的效果最为明显,在注意力改善方面效果次之。在其他更具体的认知功能上则效果稍弱,效果量小到中等。

在精神病学的角度上,冥想最早在西方被引入作为精神疾病患者的补充疗法投入临床试验,主要应用的领域包括抑郁治疗及缓解躯体症状障碍导致的慢性疼痛。国内目前也开始尝试验证冥想作为精神疾病调控辅助手段的可行性,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崔东红教授团队尝试将冥想用于长期使用药物但幻觉妄想仍存在的精神分裂患者,结果发现其妄想幻觉确有改善。

除却评分数值的变化,是否有可客观观测的证据解释上述效果的产生?答案是肯定的。

神经科学尤其是脑影像学的研究屡次证实了冥想的起效具备客观的分子机制和神经生物学基础:我们的大脑是可以塑造的。当不断重复一些动作和行为,大脑就会改变神经元交互的方式从而在物理层面上发生改变。

冥想不仅能够改变脑功能,也能够改变脑结构。一项涵盖了 21 项脑成像研究的综述中显示,冥想可以影响的脑区非常广泛,发生改变的脑区涉及的功能包括元意识、内外感受与身体意识、记忆巩固与再巩固、自我情绪调节以及大脑半球间通信的结构。

此外,冥想还被证明能够影响代谢与内分泌,乃至改变免疫相关蛋白在内的生化指标。

在上述各方面实证研究的加持与媒体宣传的驰援下,冥想声势愈大。在鼎沸的声援中,我们仍需维持思考: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关于冥想,是否对人们冥想存在负面的影响?

冥想——

绝非解开所有郁结的万能钥匙

冥想确实存在限制,这一点同样得到了研究的佐证。

首先,回顾临床试验结果,冥想的心理健康效益很有可能在传播中被夸大了。

多数证据表明冥想能够适度地改善焦虑、抑郁、疼痛以及过度的压力,但针对“提升注意力”“提升效率”等被大肆宣传的认知功能改善,其效果量很难在单一维度达到预期。有证据表明,冥想在这些方面的效果并不能超越其他成熟疗法 ( 药物、运动、行为疗法等 )。此外,想要精准地控制变量来单独探讨冥想的效果是非常困难的,冥想的部分收益很可能来自和团体的互动、学习到相关心理学知识等。

其次,坚持是冥想者需要直面的挑战。

虽有证据表明短期冥想练习能够带来一定益处,但冥想带来脑结构改变的实验证据大多取样具有长期甚至数年冥想经历的冥想者,讨论如何坚持练习往往是冥想开始的必修课。

再次,操作不当的冥想有可能带来一些潜在危害。

一直以来,冥想的潜在副作用有可能被相对忽视了。2020 年,一项系统研究综述在综合分析了83项相关研究后报告了冥想可能造成的负面后果:65%的研究报告了有冥想者在冥想后产生了不良反应,包括焦虑、抑郁、认知异常和身体问题等,在参与这些研究的冥想个体中,不良影响的发生率达到 8.3%。

无法否认的是,我们需要冥想

尽管冥想本身存在限制,但无法否认的是,在便捷与实际效果等诸多方面,它仍在很大程度上契合着我们的需求。我们仍需要冥想,当前市面上涌现出的形形色色冥想训练便是这点的最好证明。

实际上,很多市面上的冥想训练在不同程度上对大众有帮助,只是需要我们更慎重地鉴别和挑选。

好的冥想课程最好能够在课程开始前让参与者理解冥想的原理、目的、意义,并能够使参与者逐渐学会如何将冥想的方法应用于现实生活。如果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只单纯地跟练往往缺乏质量保证。

此外,最好能够有具备专业资质的带领者在过程中答疑,以便最大程度上发挥冥想的效益。

专家简介

西英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病区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群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督导师。兼职保健局干部保健专家、中国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等。

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12月刊可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