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工作心得 >

参加贵州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发展专题研修班的心得体会

2023年3月26日至3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贵州省全面加强新时期劳动教育改革发展专题研讨会,收获颇丰,感触颇深。现在我把我的学习经历汇报如下。

一.培训情况

3月26号报的培训,3月27-28号的游学,29号回来的。

3月27日,开学典礼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举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书记陈志松、省教育厅教材处处长任明勇、黔南州县级教育局巡视员胡立军、省教育装备中心主任童刚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任明勇主持。

开幕式后,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教授通过视频向与会人员做了题为“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关系,科学实施劳动课程”的专题讲座。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保留正厅级)杨默作了题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养工作方向”的专题讲座。会议还参观了黔南学校教育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3月28日,研讨会还将邀请专家对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相关教学指南进行解读,9个县(市、区)、9所学校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流发言。六盘水市盘州第一小学、水城区教育局代表六盘水市示范学校、示范区就开展劳动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交流发言。

本次培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动高校劳动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全省中小学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二,学习收获

让“劳动”成为“劳动教育”或让“劳动”具有教育性,即让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实践与德、智、体、美素质的培养建立起自觉的、自然的、有机的联系。因此,劳动教育的发展应与日常教育和生活建立全面的关系。使劳动成为教育,或者说使“劳动”成为教育,不仅对于纠正“有劳动无教育”的现实偏见,而且对于全面开展劳动教育,正确认识和有效建立劳动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系,防止“反劳动教育”的错误思想,根据实际时期和类型,开展符合教育规律的劳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这次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会议精神,坚持以德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各科,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于一体。

二是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新认识。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正在建立反映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

第三,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新认识。劳动不等于劳动教育,劳动技术也不等于劳动教育。“劳动”是手段,“教育”是落脚点。劳动与课程的结合是整个劳动教育模式的核心。“劳动无教育”现象的一个重要认知根源,是对“劳动”与“教育”的概念内涵、逻辑定位以及二者关系缺乏深入思考。劳动教育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一种复合的教育理念,是普通教育与现实劳动世界的中介环节。

第四,对劳动教育概念的新认识。劳动教育具有“修身、增智、强身、美育”的功能,发挥德智体美综合作用。有工作就同时五育,没工作就德智体美为零。劳动教育已经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劳动教育的意见、纲要和课程标准,充分证明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而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劳动教育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而且在大中小学校和职业院校的融合中实施。

第三,学以致用

下一步,作为基础教育处负责劳动教育管理和指导的工作人员,作为劳动教育的兼职教师和研究者,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2023年的劳动教育工作。

首先是制定计划。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指导各市(特区、区)于4月5日前制定县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实施方案,4月30日前制定六盘水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二是创建若干基地。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贵州省第二批劳动教养实践训练基地、示范学校和优秀工作(教学)案例申报工作的通知》,4月30日前完成3-6个实践(训练)基地、5-10个示范学校、5个优秀工作案例和60个优秀教学案例(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学校)、幼儿园各15个)。

三是举办比赛。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校级竞赛和县级竞赛,由各市(特区、区)评选推荐低年级组(一、二年级)、中年级组(三、四年级)、高年级组(五、六年级), 初中组并通过举办竞赛活动,挖掘当地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各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项目清单。

四是开发一批资源。考虑三个主要领域: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和劳动。小学低年级以日常生活劳动任务组为主,中高年级适当增加基本生产劳动任务组和基本服务劳动任务组,初中兼顾日常生活劳动、基本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任务组。指导各中小学开发劳动教育手册,收集整理中小学优秀工作案例和优秀教学案例,推动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

第四,长期计划

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各级各类中小学把加强新时期劳动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任务,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一是整合教学内容,实现劳动教育一体化。指导学校根据教育目标和不同阶层学生的特点,从劳动意识、劳动体验到劳动创造进行全面布局和整体设计,开展各有侧重、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新时期劳动教育。小学注重劳动意识的启蒙教育,中、高中生注重劳动习惯的教育,初中注重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高中注重职业劳动经验的教育。

第二,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小学生在低中年级要以校园劳动为重点,通过个人卫生、校园清洁、种植绿植等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以走向社会,适当参加集中劳动。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农场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劳动、公益志愿劳动、基地实践劳动等。,学生可以培养努力工作的品质和自愿奉献的精神。

第三,提高保障能力,确保劳动教育的长远发展。争取领导的关心支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劳动教育的支持力度,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多角度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多措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方面加强保障,着力提高劳动教育的支持保障能力,促进劳动教育扎实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