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心得体会 >

考古工作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田野考古高级研修班理念、实践与收获,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社会科学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考古工作培训心得体会总结1

2016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高级研修班”于9 月6 日开班,9月26 日结束,如期完成全部教学计划。这是高级研修的第三次。而这一形式的研修,是国家文物局长期以来开展的田野考古培训计划中最新的项目。

缘起

早在2003年,国家文物局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审时度势,恢复了面向全国的田野考古人员培训,将培训工作任务交给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直到2013 年,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各研究单位或大学内尚未取得田野考古领队资格的考古工作者,培训方式是全程参加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和编写考古报告,考核学员在以上工作各环节上的成绩。在这期间,我们重新修订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并就新规程面向全国的田野考古领队进行培训。在从事以上工作中,我们愈发感到中国考古学从物质文化史为主的研究向古代社会复原与研究的转型过渡深刻而迅速,但国内田野考古工作的变化却滞后于形势。鉴于此,我们向国家文物局建议改变培训形式,将重点放在有多年田野工作经历,尤其是主持或参与过大型遗址的田野工作的高级研究人员上。这些同志一般管理着一个团队,负责一个方面乃至单位的全盘工作,通过他们可以带动一个更大“面”的变化,这也许是加快学科整体发展的一条捷径。我们的这个想法和国家文物局不谋而合,于是就有了连续三次的“田野考古高级研修班”

目标

之所以说当前的田野考古滞后于学科发展——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是因为提出全面复原古代社会的目标是一回事,如何达成它,却需要在包括田野考古在内的研究技术方法上进行大量探索,方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体系,这可以说是另一回事。当前的田野考古,要为全面复原古代社会提供所需的资料,这种资料比物质文化史研究之所需既多样、又有更高的质量要求,譬如在进行动植物遗存的取样时,既要考虑到哪种抽样方法得来的样品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在不同样本份之间可做量化比较分析的技术措施,等等。总之,较传统研究题目所需资料的种类、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如果做一个最概括的说明的话,应当有两个基本特征或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以凭籍它了解发掘区内聚落的空间结构,因为古代社会的结构首先是体现在这个空间结构上的,这个社会的行为活动至少其相当部分也是依托在这个空间内的;二是能够复原这些行为的具体内容的相关资料。

要获得这样的资料,如传统的做法那样,主要关注遗迹在堆积中的上下层位关系是不够的,还要尤其注意把握这些遗迹是在一个“活动面”上如何分布展开的,以便从中寻求社会组织结构方面的线索。这个活动面又非静止的,而是在各个局部上经常发生破坏、毁坏和重新修复的现象,例如一座在塌毁了的原址上新建起来的房子,这一局部的新地面会和其周围原有地面联系起来。又如在居室外挖了一座储藏窖穴,破坏了这个部分的地面,但新构窖穴的底和四壁又和未破坏的地面连成了一体。如此,这个社会结构发生的局部却丰富的变化,就体现在这些堆积中的细节上了。既然把握这些堆积现象如此关乎对社会的复原,我们就需要在考古地层学上总结归纳和说明活动面这个概念,在田野作业中建立相应的技术措施和要求。

其次,复原一座遗址上人们行为活动的具体内容,其依据无论是人工遗物还是动植物样本,还是保留在墙壁上的工具痕迹等,都来自过去人们每一次行为的遗留物,它们或者是灰坑中的一小层,或者居室角落的一块垫土等等,通常是一座房子、窖穴、墓葬这样的遗迹单位的一部分,准确地说是这座遗迹建造或使用或废弃环节上的一部分。为了和遗迹抑或地层单位相区别,我们特别称之为“堆积单位”。这就要求在发掘时,清理、记录、采样的作业都要精细到按照堆积单位来操作的程度,从而通过每个堆积单位的性状、出土遗物等行为的结果,还原其行为的内容。

最后,人们在一座遗址上的集体行事方式会有稳定的时段,也有急剧变化的节点。如果文化堆积上看到聚落在局部无论有过多少次建造积累,但整体布局不变,就大致是第一种情况。如果聚落整体布局发生了变化,可基本断定属第二种情况了。我们把发生这种全局性变化的那个界面叫作“关键面”。既然这个关键面有指代聚落整体行为模式变化的意义,也是应当在田野工作中予以充分关注的。需要指出的是,关键面只意味着人们行事方式的变化,这个变化也许和文化面貌的阶段性变化同步,也可能不同步,它们原本可能是同一件事,也可能是两回事。这提醒我们在田野考古现场,能够做到的是观察把握依据关键面的文化堆积的分期,而不是惯常意义上的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上述三个概念未必能涵盖以复原古代社会为目的的田野工作的全部内容,却至少是在新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中给予格外强调的。接下来的任务更为具体,即要将这些概念转化为一套发掘清理、取样和记录的可实施的技术系统。这显然需要整个学术界的共同努力。此外,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今天的田野考古已经成为在各环节都有大量新技术支撑的复杂且庞大的技术体系,需要在运作时施以有效和严谨的管理。以上所述还只是学科观念变化带来的田野考古工作现场的巨大变化,尚不包括资料整理、报告撰写这两个重要的工作部分。

内容

既然当前的田野考古因为直接面对了全面复原古代社会的学科任务,理应和正在发生着全面和深刻的变化,这就决定了研修班学习研讨内容的重点。为了达到最大效果,我们精心组织了课程,分三个部分。一是专家讲授,又分三组内容:田野考古体系变化的原因、道理、新体系的建立、技术要点等是一组。另一组是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和DNA 考古、环境考古、景观考古等当今考古学前沿领域的内容。一方面是宣传这些研究对全面复原古代社会的作用,引起大家对它们的重视。另一方面让各位了解这些领域研究资料的获取技术,而这些技术也是田野考古技术体系中最新的部分之一。第三组是近些年来若干重要田野项目的报告,这些项目,不仅有重大发现,更重要的是田野考古工作中理念、方法和技术上都有创新,如汉唐陵园的考古、海昏侯墓地和紫金城考古、云南大理古代昆明考古等。为了把以上讲授内容尽快“接地气”,研修班用大约将近一半的时间组织研讨,方式是各位学员将自己的田野项目拿到班上来,介绍项目组织立项过程、实施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困难等,结合讲授,全班师生一起探讨项目得失,寻求改进提高方法。这是教学的第二个部分。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每届研修班都组织了对就近的重要遗址的考察。在现场,与当地考古学家们就项目设计、工作方案、采纳的技术等展开深入交流。对于来自不同地区、单位的学员来说,这种考察也是开拓学术视野的好机会。最后,考虑到学员主要工作在一线,除了学术,还要面对大量管理、保护等实际问题。所以每届研修班还都请国家文物局、研修班所在省的政府文物考古管理的领导,就考古学面临的社会形势、考古和遗产保护的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等做专门报告。

经过为期二十天高强度的学习研讨,学员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我相信这不完全是应景的客套话。研修班要求学员交一份学习收获的作业,我们从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篇,也以此作为本项工作汇报之一部分。

考古工作培训心得体会总结2

2016年12月30日,2016年度浙江省田野考古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杭州举行,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长柳河,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等出席了结业典礼,来自全省十一个市县二十五个文物考古和博物馆机构的25名学员,通过近三个月的田野考古培训,学员们顺利结业。

虽然1977~1978年河姆渡遗址第二次发掘就曾举办过浙江省第一期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1997年遂昌好川墓地发掘、2002年嵊州甬金高速公路考古等也先后举办了四次全省考古培训班,为全省文博考古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新形势下全省尤其是市县基层的文物考古队伍总体上薄弱,亟待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为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队伍的建设,提高文物系统专业人员田野考古的技能水平,增强考古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在浙江省文物局的正确决策和全面指导下,2016年上半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班子多次开会研究相关事宜,精心谋划,认真准备,周密部署,圆满完成了本次田野考古培训班的承办任务。

培训班学员来自各市县的文物保护管理所、博物馆或其他文博机构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在编在岗人员,大多具有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或其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专业,热爱文物考古事业,能适应田野考古环境。以地市所在文广新局、文物局统一报名,通过审核最后录取了25名学员,其中女学员8名。

2016年10月8日,培训班正式开始,培训班分为理论课程培训和田野考古实训两部分组成。3天理论课培训,分别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讲授田野考古专题,有徐新明研究员《旧石器时代考古》、王海明研究员《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黄昊德副研究员《浙江商周考古概论》、李晖达副研究员《浙江汉三国两晋南朝考古》、郑建明研究员《浙江青瓷发展概况》、郑嘉励研究员《浙江宋元考古》、王宁远研究员《数字化及多学科手段在良渚古城考古中的应用》、郑云飞研究员《科技考古》、方向明研究员《传统考古绘图》等,理论培训班结束后,还进行了闭卷笔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向学员们分发了《考古学概论》(栾丰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十辑)、《小兜里》、《东苕溪流域夏商时期原始瓷窑址》、《浙江汉六朝墓报告集》、《浙江宋墓》针对性书籍、报告,以及PDF版《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宁波北仑大榭遗址考古工地总日记》范本(时萧)等,并要求在培训期间完成一篇阅读心得或报告。

理论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分为三组,赴安吉107号墓、长兴横山土墩墓群、海宁达泽庙遗址进行田野考古培训,分别主要由田正标研究员、陈元甫研究员、孟国平研究员、赵晔研究员担任指导老师,他们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过硬的野外功底言传身教,影响塑造培养学员的优良作风,找边揭面,辨认土质土色,划分地层,照相、绘图、文字记录、全站仪测量等手把手辅导,教学相长,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学员们勤学苦练,成绩显著。虽然学员毕业于不同的学校,专业背景不一,但是学习态度端正,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自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培训。诚如海宁达泽庙组在总结归纳的丰富收获中所言,他们学会了测量布方、区分地层堆积、清理遗迹单位、谨慎采集遗物、掌握器物整理、完整记录信息、习得其他技能、加深了考古认识。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不但完成了个人发掘小结和培训心得体会,还递交了读书阅读报告。学员战国辉来自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他在心得体会中写道,指导老师赵晔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为我们安排了大量基层文物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专业内容,以田野发掘为主,穿插器物修复、考古绘图、文物拓片和地方文献、学术史等多重内容,结合实地参观,饱满、紧凑的课程安排,基本上涵盖了基层工作可能遇到的各个方面。通过这样全面的训练,提高了知识面,掌握了多项技能,获益匪浅。学员黄彩红,来自丽水市莲都区文保所,她在《[浙江宋墓]读后感》中说,《浙江宋墓》在研究历史时期考古的方法和思路上给了我很有意义的启发,《浙江宋墓》最为显著的方法是将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相结合,来剖析社会历史信息,考古学是以考古出土的遗存为着眼点,直接的研究对象是一些古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而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类历史和社会,为达到这一目的,在能够对考古材料具有相当的敏感性之余,能够充分利用文献材料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工作培训心得体会总结3

2016年全国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初任培训班于5月24日—6月2日在国家首个生态县—浙江安吉举办,在青山绿水竹海间,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81名学员完成了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初任培训。

2016年01月2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5号)取消了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考古行业实际工作的需要,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取代考古发掘领队成为主持田野考古工作从业者的代名词。国家文物局一如既往的重视支持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初任培训班。举办此次培训班的另一背景是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召开,“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中国考古学,正在向科学化、公众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上迈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分为以下部分,一是,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领导详细介绍了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历史和前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等;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出土文物现场保护的学习;第三,数字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学习;第四,以周原和良渚遗址群为例,学习先进的田野考古技术和方法;第五,学员交流。

此次培训学习虽然时间较短,但授课的专家老师均是国内顶尖学者,授课内容不仅贴近工作实际,而且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讲课方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系统,学员与老师之间讨论交流热烈。学员们获益良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进一步明确了考古项目负责人的自身定位。新时期、新形势下,考古工作者已不仅仅是田野考古发掘者和研究者,更应该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公众考古推广者。目前,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重视发掘现场的出土文物保护工作,但往往受个人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的限制,无法单独完成出土文物保护工作,这就要求考古工作者加强与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交流合作,在发掘现场组建多学科团队,广泛利用各种力量完成出土文物的保护工作。另外,考古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出土文物的保护工作,更要重视遗址和墓葬本体的保护工作,应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向公众传播文物保护理念,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群众力量参与遗址和墓葬本体的保护,打击乱挖、乱掘和盗墓行为。同时积极推动公众考古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了解考古,努力实现考古的大众化。

其次,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接触到了一些行业前沿技术和方法。数字考古领域,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以普通数字相机作为影像获取工具,从不同角度围绕被拍摄物体获取多幅数字影像,然后根据计算机视觉原理,对获取的全部数字影像进行相互匹配,生成被拍摄物体的表面三维点云,加载影像信息后得到真实的三维模型。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建立单个遗迹或遗物的正射影像图和三维模型,进而可以绘制器物线图,随着无人机航拍的推广应用,考古工作者可以建立整个遗址或更大区域内的三维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出土文物现场保护方面,以前认为无法提取的一些漆木制品、易碎陶器、纺织品等,可以通过简单的现场加固技术进行提取,如使用各种化学加固溶剂等。不同质地、不同体量的遗物或遗迹有不同的加固和提取方式,如石膏提取法、聚氨酯泡沫提取法等。田野发掘实践方面,周原遗址群十年来的发掘,确立了“大周原考古”的理念,实践了各种新的调查和发掘方法,如聚落功能结构调查法,通过自然界标、人文界标以及特殊遗迹遗物的判断,判断聚落功能,认识聚落布局结构。又如,整体发掘大体量遗迹,按实际需要留存宽度不一的隔梁,改变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探方发掘方式。而良渚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的发现,提示我们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航空遥感、早期卫片、无人航拍等,寻找和发现大体量的人工遗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多运用实验考古,注重多学科合作,向深层次考古研究发展。

最后,不同地域、不同职业(高校教师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学员们通过课上课下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完善了知识结构体系,对整个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地方考古所的同志了解了各个学校的研究重点,开设的学科以及实验室配置情况,方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实际需要寻求合作伙伴。高校的老师们通过接触长期从事田野考古的研究人员,更清楚的认识了田野考古的现状。学员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个人眼界不再局限于某个省市,而是扩展到周边区域,甚至全国。更为重要的是,在培训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同学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认识了更多的朋友,这对大家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巨大的帮助。

经过十天的培训学习,学员们的理论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了解熟悉了一些新的考古技术和方法,通过交流沟通,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这些收获将在今后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