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心得体会 >

关于目标情怀的心得体会

胡鑫宇事件有感—-怎么预防孩子自杀,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谭晓谈情感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目标情怀的心得体会1

我们经常在网络媒体中看到相关报道,很多青少年儿童因为长期的情绪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不良,与父母关系僵化导致很多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断送了,只留下亲人撕心裂肺的哭泣和埋冤和后悔,他们也承受了很大的痛苦。

胡鑫宇事件中,网络媒体一开始没有往自杀的方向想,认为是他杀,器官买卖阴谋论,仇人灭口等一系列猜想,主要是父母不认为自己的孩子会自杀,也许是他们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会自杀,所以想要一个说法。再加上中国公信力的缺失,网民都不太相信区区几句的一个说明,这件事才会引起那么大的讨论和关注。一个人绝不会莫名其妙的去自杀,除了极少数是生理因素外,大多数都是受到了社会心理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学业压力,家庭问题。

胡鑫宇失踪时的寻人启事

我国心理咨询起步相对较晚,普及程度相对较低。现在中国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是17.5%,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患病率 才1%左右。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中国理论上有2.48亿人需要心理健康服务,但是目前只有8%的人寻求过专业服务,4.9%的人接受过专业服务。

抑郁症的症状

2021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数据;24.6%青少年抑郁筛出率。2021年国家卫健委数据:17.5%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时点患病率。2021年南京脑科医院数据:全球青少年儿童的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率约为19.5%,中国中学生群体的发生率为27.4%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我国精神病科就诊的患者中总发生率为门诊6.8%和病房6.5%。其中,13-17岁发生率最高达到15.9%,18-22岁其次,达到13.6%,其他年龄段较少。

一个行业的发展一定是需求推动的,推动需求的往往是一些大的事件。越是大事件,越是跟人相关,就越能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心理咨询行业也是这样。从12年汶川大地震,心理咨询师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到20年初席卷全球的疫情,再到22年末让人牵肠挂肚的胡鑫宇事件,大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刻不容缓。

学生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平时怎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有以下几个重点。

一、各大中小学要开展心理测评。

这个是很重要很快速的筛查。学校牵头每隔一段时间做一下心理测评,对需要的学生作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介入。严重的情况要送医院诊断,做好家校配合。

二、不要让孩子的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累积。

要鼓励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以为哭和救助是软弱的一种表现,让孩子糟糕的情绪有一个出口。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度过了糟糕的一天,这是属于正常的,但如果这种情绪已经持续了几个星期,那可能有更多的原因。很多时候,孩子们羞于向别人透露自己的不快乐,包括父母。男孩子们尤其会试图隐藏他们的情绪,他们错误地认为,表露情绪就是更懦弱的表现。我们需要主动的去了解他们,如果发现孩子情绪不对,可以放下手中的活,认真的和孩子聊一下,不要不耐烦,你要知道,哪怕是一丝不耐烦的表情,都会让孩子打消跟你诉说的欲望。

三、仔细倾听——即使你的孩子不说话

大多数有自杀想法(这被称为自杀意念)的孩子,常常通过不良的行为透露出他们混乱的心理状态。研究发现,有孩子自杀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当然,很多时候,有三个或者更多的因素参与其中。这些因素有,大家一定要了解这些因素。

1)重大变故,比如亲人去世,或者恋爱分手;

2)使用毒品;

3)社会压力或者同辈的压力,比如同学之间带来的压力;

4)公开的羞辱;比如老师当着同学的面,体罚孩子;

5)严重的慢性疼痛;

6)慢性疾病

7)自杀家族史;

8)冲动或者具有攻击性

所以如果你的直觉告诉你一个青少年可能存在自杀的危险,请听从你的直觉,不要让他独处。在这种情况下,宁愿反应过度,也不要不当回事。

四、重视孩子每一个关于自杀的玩笑

任何“我想死”或“我不在乎了”的书面或口头声明都应该被认真对待。通常,那些企图自杀的孩子会反复告诉他们的父母他们打算自杀。当孩子和你说以下这些话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甚至需要立即寻求专业的帮助:

1)活着没有意思,

2)想看看天堂或地狱是什么样子的,

3)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能睡一觉,永远不要醒来。

4)要是我没有生下来就好了,我就会麻烦别人,

5)你不用再为我担心了。

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开始说出上面的话,或者直接站出来承认想要自杀时,作为家长尽量不要表现出震惊的样子,不要说:

你怎么了,疯了?

开什么玩笑,这也太荒唐了吧(轻蔑的说)

想死就去死,有种就去死。

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客观地倾听他或她真正在说什么,他们其实需要爱和关注,因为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且似乎无法独自停止。其实看到孩子如此烦恼,任何父母都很难过。这时候作为家长,应该平静地说:“我明白了,我了解你一定经历什么让你难过的事情,让我们来帮助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担心你十几岁的孩子的行为,去看当地的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尽快对你的孩子或青少年进行评估,必要时就可以尽早开始治疗或咨询。然而,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已经发生了自杀或者自残行为,赶紧去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让医生诊断评估。

六、鼓励你的孩子不要孤立自己

通常有其他人在身边总比独自一人好。当然如果他们不愿意这么做,也不要强迫他们。

七、参加体育活动

像散步这样简单的体育活动或者像举重这样剧烈的运动都可以抑制轻度到中度抑郁症。背后的机制有:

1)锻炼会使大脑中的腺体释放内啡肽,这种物质被认为可以改善情绪和缓解疼痛。内啡肽还能降低血液循环中的皮质醇含量。

2)皮质醇是一种与抑郁有关的激素。

3)锻炼可以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自己感觉更好

专家建议每天锻炼30到40分钟,每周锻炼2到5次。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以;最重要的是,选择孩子和年轻人喜欢的运动,然后一直坚持下去。

八、敦促你的孩子不要对自己要求太多

当孩子在接受相关心理治疗时,建议他们尽可能地把大任务分成更小、更容易处理的任务,并参加自己喜欢的、压力小的活动。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要想着一下子把所有的任务全部完成,不要忘记了,治疗的目标是重建信心和自尊。

九、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介入

心理咨询师会根据孩子的状态做一个评估,双方商谈一个目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利用心理咨询的各种技术来帮助您的孩子,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有一个原则叫保密原则。虽然说你是孩子的父母,但是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和孩子签订的协议,咨询过程中谈了什么,孩子说了什么,如果孩子不同意告诉父母,父母是没有权利知道的。但是有保密例外条例,保密条例包括以下三条。

第一,孩子有明确的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倾向。比如孩子有很强烈的自杀倾向,那这个时候就要尽力保他的命,告诉他的监护人。

第二,未成年人受到了性侵犯、虐待或者伤害,那么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国家法律规定老师、医生以及咨询师必须采用强度报告制度。

第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比如出庭作证,法庭有权突破保密原则来了解一些情况。这三种情况中,和中小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第一种和第二种,如果这两种情况发生,就应该突破保密原则。

只有家长、老师、学校和专业人士整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真正有效的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与成长。你有孩子吗?你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哪些体会呢?欢迎在评论中讨论。

关于目标情怀的心得体会2

一直没有工作,然后不知什么时间羡慕起了自由职业者,好想像他们那样在家一台电脑一个手机就能赚钱,其实也怪我没有自己的坚持与主见,耳根太软别人一说什么就能打击到我的信心,又没有定心丸让我定定心。什么都觉得好做什么都想学想做,结果自己才发现自己原来是理想派,并非是行动派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

我该怎么选择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呢?也想有人给我一个意见啊!然后自己选到最合适自己做的朝这个方向努力前进。


确定目标难,所以往一个方向努力拧成一股绳实践去专研更难,有什么值得我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推动我自己前行的。

关于目标情怀的心得体会3

#头条创作挑战赛#

无论是自我管理还是团队管理,能够使之不断提升进步的,就是目标的设定。目标的设立,为行动指明了方向,为格局的逐步打开提供了基础。

所谓战略,就是思考清楚,或者是不断地思考清楚目标如何达成。没有达成目标的方法、策略的思考,目标是没有意义的。




目标可以是远大的,不能说目标难以实现就加以否定。只是在战略上将目标进行逐层分解:从时间、内容上逐层分解,先分解为能看得见、摸得着、可实施的第一层,每临近一层的实现,马上思考下一层,逐级提升,不断升华。

管理者每年都要抽出当年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思考未来三年及来年的目标,先将初步的思考记录下来,然后再仔细思考达成目标的路径及方法,有灵感时及时完善,经过2~3次逐步确定为可行动的目标。目标在制订时,要不断地与团队进行沟通,要多听团队成员的想法,不断地加以补充、完善,顺便使目标达成团队成员的共识,为统一行动打下基础。

对达成目标的方法,沟通的范围可以更广泛一些,要不断地吸纳外界的能量及资源,为促成目标的达成添砖加瓦。




对管理者,要协调好自己的目标与团队的目标,要能设计好目标达成的共享机制。特别是在一定范围的最高管理者,要能将团队目标与团队成员的各自目标协调一致,并能设计好目标达成后的分享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团队内所有人的潜力。

人永远是为希望而活,能够把人的希望打开来,并且又能使团队成员的希望基本一致,这样的管理者才是真正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