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心得体会 >

就业政策300字心得体会

30岁成求职门槛?别让年龄门槛给就业路添堵,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就业政策300字心得体会1

正值春招时段,记者在多个招聘平台上看到,一些企业将30岁作为招聘年龄上限。这也让不少求职者感叹,“职场的35岁中年危机提前了。”在受访专家看来,人口红利趋减、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对招聘设置“年龄门槛”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同时,也损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最多的时候,一天面试了3家,但都因为年龄被拒了。”春节过后,来自长春的杨立华再次加入求职大军。去年11月开始,杨立华一直在找工作,但在投简历和面试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公司都把招聘年龄限制在30岁以内,37岁的他因为“超龄”吃了不少闭门羹。

正值春招时段,记者在多个招聘平台上看到,确实有不少企业将30岁作为招聘年龄上限。这也让一些劳动者感叹,“职场的35岁中年危机提前了。”

在受访专家看来,人口红利趋减、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更应该“拆”掉招聘的“年龄门槛”,为求职者,特别是中高龄求职者争取平等的就业机会。建议引入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通过职业培训、社保补贴等方式,引导用人单位在用人和招聘时不再年龄歧视。

30岁成求职“年龄门槛”?

杨立华专科毕业后一直在服饰和时尚快消品行业工作,做过店员也当过主管。他告诉记者,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大部分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流动性相对较大,他自己此前也多次跳槽,不过这两年,他能选择的岗位越来越少。

长春某村镇银行招聘零售客户经理,要求年龄30周岁(含)以下;上海某信息技术公司招聘人事专员,要求年龄30岁以下;济南某数字科技公司招聘行政助理,要求年龄30岁以内……在各大线上招聘平台,记者看到,不少企业在招聘时都把30岁作为“年龄门槛”。

来自江西的李贝今年31岁,她在找工作时就因为“年龄红线”被挡在了门外。

李贝给自己定的求职目标是月薪5000元,能双休。此前,她在一家商场面试了童装、女装等服装销售岗,均以失败告终。

李贝告诉记者,一家女装店的面试官明确表示,“店里的销售都要27岁以内的”,还有一家服装店的运营总监向她透露,“如果超过35岁,根本进不了面试”。

“不管是线上求职,还是在线下的人才市场,明显能感到用工单位对年龄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杨立华告诉记者,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现在只想尽快找份能立即入职的工作,缓解房贷和养娃压力。

职场“年龄焦虑”从何而来?

为什么企业在招聘时更青睐年轻劳动力?一家制造企业的资深人力资源负责人田文倩向记者透露,对于一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岗位,企业会担心年龄大的员工体力跟不上、熬不了夜,而且年轻人有冲劲,没有家庭束缚,能更好地冲业绩,拖家带口的中年人在企业眼中“性价比不高”。

田文倩同时指出,特别是在一些新兴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对企业来说,在工作中习得的技能和经验并不是最重要的,基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力、创新力更为重要,提升职业技能的方式已经不完全靠时间积累。

27岁的程序员胡宇飞对此深有体会。

行业动荡叠加疫情影响,毕业3年来,他几乎一直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中。从西安到南京,再到现在的武汉,他辗转换了3份工作。而在他任职的每一家互联网公司,年轻化都是招聘关键词,管理层的年龄也几乎都在35岁左右。

他的心里有一条明确的“红线”——如果到了35岁还在一线敲代码,那就危险了,很容易被淘汰。

采访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都会在30岁左右感到“年龄焦虑”——担心在现有岗位面临淘汰危机,再就业时因为“大龄”再次受阻。

此前,“智联招聘”发布的《中高龄求职者就业问题研究报告》也指出,在对从业者自主知识更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行业,从事标准操作或事务性工作的中高龄求职者容易被年轻职场人或人工智能取代。

将年龄歧视纳入反就业歧视范畴

在受访专家看来,将年龄作为招聘门槛,对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张艳华分析说,对劳动者而言,年龄歧视有失公平,不利于其职业长远发展;对企业而言,歧视性用工可能会将真正有能力的劳动力挡在企业门外,而一旦劳动者无法顺利进入职场,会减少劳动力供给,导致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涨;对社会发展而言,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背景下,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也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就业促进法中也有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以及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必须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各种就业歧视。”广东广和(长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雨琦说。

在相关法规中,虽然没有明确将年龄歧视列为就业歧视,但是已经为反就业年龄歧视留下了空间。

王雨琦进一步解释称,劳动法对于反就业歧视进行的是封闭列举,反对基于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进行歧视,而在就业促进法中,在前述四者之外增加了一个“等”字,这就意味着,认可了反就业歧视事由的开放性。

王雨琦还建议,除了劳动者自身保持学习能力、不断“上新”技能,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员工开展职业培训外,也要在国家层面引入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通过职业培训、社保补贴等方式,引导用人单位在用人和招聘时不将年龄作为门槛。

此前,全国两会上,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逐步取消公务员录用的35岁门槛。专家表示,拆掉这一门槛,并不仅仅是要求公务员岗位开放年龄限制,而是希望通过改变招录方式,在全社会形成摒弃就业年龄歧视,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共识。

来源: 工人日报

就业政策300字心得体会2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今年将为毕业生提供多少就业岗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有哪些?”“是考研还是就业,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毕业季将至,就业是高校最关心的问题。近日,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机务段,一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调研对话正在火热进行。座谈会气氛热烈,大家直奔问题,直言不讳说出了内心的困惑和期盼。

在这场调研座谈中,不仅有用人单位和调研小组,还有2023届毕业生代表。面对毕业生的困惑,华东交通大学2021届铁道机车专业毕业生、现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工作的李佳龙分享了自己的就业经验和心得,鼓励毕业生要端正就业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自信进取的信念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去。“这样调研的形式特别好,作为用人单位,我们很难得听到来自毕业生的心声,希望校企之间的交流能形成常态化。”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机务段党委书记王新说。

“为什么选择用人单位作为调研对象?”在华东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党支部的支部会议上,有不少同志发出这样的疑问。“只有深入用人单位,通过面对面接触,我们才能知道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促进校企双方、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该支部书记王彤说道。

在确定调研对象后,华东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党支部充分发挥“火车头”党建引领作用,成立调研小组,周密制定计划,由支部书记牵头,支部党员率先与各学院负责人、就业指导教师及毕业班辅导员研讨交流毕业生就业工作,了解毕业生就业动态及慢就业情况,全面启动“202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意向调查”,摸排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意向。调研小组系统梳理了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及各类招聘会的成果,充分了解毕业生求职需求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同时,调研小组还开展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活动,认真分析毕业生所反映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从而做好分工、明确责任、推动整改。连日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主题,与用人单位同题共研,以实际工作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效果。

在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车辆段、中国铁路呼和浩特集团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的座谈中,校企双方共同探讨了毕业生“慢就业、不就业”、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等“问题清单”。调研组认真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及人才培养的建议,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产教融合、学生联合培养、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调研中,校企双方达成共识,纷纷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为拓宽就业渠道提出新思路和新办法,切实为学生提供指导服务,提升就业育人质量。

据悉,该支部在调研前还为毕业生提供简历诊断、面试训练、职业适应等指导,并对求职意愿进行分类,做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前期匹配工作,在调研的同时推介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已完成签约。(马莉娅、杨珂)

就业政策300字心得体会3

来源:经济日报

着力落实就业优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明确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10年来,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10年来,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服务相继推出,如果把这些千条万线的就业工作织成一张网,能够清晰地发现,就业优先战略成为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础,积极就业政策促进了区域协调、产业发展、资源匹配,就业结构优化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10年来,支持就近就地就业、东西劳务协作、鼓励返乡创业、强化兜底安置、加大就业帮扶等一大批好政策好办法,让脱贫人口和困难群体获得了贴心的就业服务,增添了致富的信心。2012年以来,平均每年有超过550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超过170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约5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与此同时,8000多万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农民工总量增至2.9亿人,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去产能职工、退捕渔民得到妥善安置,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平稳,既服务保障了改革发展大局,也兜住兜牢了基本民生底线。

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第三产业成为就业最大“容纳器”,三次产业“倒金字塔型”的就业结构逐步形成。2021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17072万人、21712万人和35868万人,占比分别为22.9%、29.1%和48%。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比2012年分别下降10.6个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11.9个百分点。

就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通过不断改革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畅通发展通道、提高待遇水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交流合作,一支拥有2亿多技能人才、6000万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已经形成。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就业局势长期保持总体稳定,成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支撑。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小挑战。

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要着力稳定扩大就业岗位,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推动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稳就业,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要着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加大对初创实体帮扶力度,完善用工和社保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要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分类帮扶、精准施策,构建多元化的帮扶体系,从而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经济日报记者 敖 蓉)

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黄宸睿:“第一份工作”收获满满

我叫黄宸睿,是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毕业生。今年以来,疫情形势延宕反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形势稳中有进,应届大学毕业生首次超过千万。我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实现了就业,走上工作岗位。我的求职过程还算顺当,在工作中也体会到了充实感。

受疫情影响,我们这届毕业生找工作遇到很多困难。国家和学校帮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提供了很多便利。在外出求职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工作招聘会都在线上进行,我们通过网络寻找就业信息、参加网络考试和网络面试等。

选择什么岗位就业,对于初入社会的我们是一个考验。最初,我也想过赶潮流找一家互联网企业,经过一阵手忙脚乱地找信息、投简历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专业特长如何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相结合,我该到什么地方去工作。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这些年,国家在发展制造业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下了很大功夫,作为一名工科专业的毕业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很重要,我觉得自己应该去主战场一展身手。同时,我觉得“第一份工作”不仅是安身立命的饭碗,更应该是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有了这样的思考,我的就业目标就更加清晰了,于是我坚定地选择投身制造业企业。经过投送简历、参加考试等各个环节,我顺利地入职上海一家汽车制造企业。

这家企业对刚入职的大学生十分关心,不仅给我们提供生活福利保障,而且制定了岗位培养计划。今年和我同一批入职的员工,大部分是研究生,也有留学回国的人员,大家工作积极性都很高。我在这样一个集体里,真切感受到了一个制造业实体企业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创造、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的工作活力,虽然刚入职几个月,但是我从心底感到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

“第一份工作”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开始,找好这份工作非常重要。在“第一份工作”中,能将自己所学充分发挥,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想的职业开端。当然,很多东西都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我很庆幸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深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企业对我们寄予厚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也在制定一个长远的学习计划。愿这个金秋丰盈如常,硕果累累!(经济日报记者 敖 蓉整理)

双创拓宽就业路

一项项前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孵化成市场“金蛋”,一个个新创意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一条条产业“新赛道”开辟未来新前景……

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在上月举行的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从青年大学生、科研工作者到科技界院士,一位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创客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这里有实验室“孵出”的新产业。集语音转写、在线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办公”设备,可辅助医生诊断的“智慧医疗”设备,目标应用于矿山、钢铁厂等工业领域的“智能安检”设备等。

“‘双创’激发社会活力,坚定企业信心,汇聚大众智慧。”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说。这家从高校实验室智能语音研究成果转化起步的公司,过去十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0%。如今,公司的开放平台上汇聚了354万名应用开发者,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这里还有大学生闯出的“源动力”。不用接触实物,轻点空中屏幕就能实现医院挂号、启动电梯等服务,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韩东成、范超研发的多款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产品亮相本届“双创周”。这些产品已在全国多地的医院等公共场所应用。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这组作品从创意到制作都出自大学生创业团队。”兰州交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江娜介绍,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学生创客项目到目前已直接带动上千人就业。

在清华大学,学校积极建设“一体两翼”“双创”生态,2016年以来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累计落地项目600余项,帮助学生融资近60亿元。北京现在每天新设立的科技型企业约270家,2021年新增参保创业单位超过6万家,带动就业岗位超33万个。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全国“双创周”上,一批新兴前沿产业开辟“新赛道”、闯入“无人区”,展现美好前景。文/新华社记者 徐海涛 王 菲 郭宇靖(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