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心得体会 >

碳达峰心得体会电力

碳达峰、碳中和的八点思考,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一首小黄诗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碳达峰心得体会电力1

第一个从人类文明形态进步的高度来认识能源革命,碳达峰、碳中和是能源格局的两个里程碑,人类文明的形态是要不断进步的,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而能源革命是它的基础和动力。大家都知道化石能源,煤、油、气的发现和利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这是一轮全球性的能源革命,但是二百多年来,工业文明在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性,而现在非化石能源的进步,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巨大的进步,正在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是又一轮深刻的能源革命,要从这个高度来看这个问题,所以能源低碳化事关人类未来,这是我们现在全球的共识,而碳达峰、碳中和是它的两个里程碑。


第二点碳达峰不是冲高峰,也不是攀高峰,对2030年前碳达峰的这个理解,要跟2030年的几个指标统一的理解,比如说我们提出2030年前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65%以上,这个指标跟2030年前达峰结合起来考虑,所以这个达峰不可能是一个冲高峰。而相应的提出来了非化石能源到2030年占比要达到25%,还提出了风光发电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12亿千瓦国家提出来,它不是个天花板,是一个地板,我们只可以超过,我估计这个数肯定是要超过的,要统一的理解就会知道我们是要通过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来实现碳达峰的。


第三点低碳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并行不悖,很多人提出低碳降碳会不会影响能源安全呢,不是这个意思,现在能源不仅要保障供应,而且目前阶段还有必要的增长,比如“十四五”大约还有2%左右能源的增长,这个增长量是社会经济生活所必须的,当前是这样,而且长远的说能源结构的优化,效率更高,它就更独立、更安全,应该看到这样一个能源转型,使我们的能源更加优质、更加独立、更加安全,不仅要供需安全,而且还要环境安全、气候安全,这样一些概念才会比较全面的认识这个问题。


第四点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宣示双目标,它符合共区原则,也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有同志提出来我们现在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不要这么积极的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共区就是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我们跟发达国家是有区别的,比如说现在排放情况是这样,红线是我们中国的排放,底下是美国、欧盟等等,大家都看得出来,我们从2006年以后,中国的总排放量超过了美国。所谓碳达峰就是要使这条红线达到最高值,实际上大家看出来2013年已经有过一个小峰,现在又振荡,这两年又有点回头。只要引导的好,这个曲线达到最高值,这叫达峰,然后下降,实现碳中和。我们现在提出来2030年前碳达峰,而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已经达峰,在这之前,这个本身就是个差别,就是个区别。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承诺了2050年前碳中和,最晚也是2050年,还有的比这个还要早,我们承诺的是2060年,这本身也是一个区别,当然我们也是地球的一员,所以我们也有责任来应对气候变化,所以我们提出这个目标,它跟发达国家我们体现了一个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同时又体现我们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一个大国。


第五点能源转型不仅要发展高比例非化石能源,使能源结构低碳化,而且要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句话是中财办这次会议上提出来的,这一句话内容十分的丰富,以高比例非化石能源为主的情况下,跟现在以煤为主情况下的电力系统,不光是谁多一点、谁少一点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就要有系统的稳定性、优质的输出、供需的平衡,在新的情况下产生很多挑战,所以源、网、荷、储要一体化的把新能源跟智能电网、跟储能灵活性的资源相集成,使得系统具备柔性,具备平衡的功能,达到优质的电力输出。这句话就是所谓的新型的电力系统的内涵,而这点有待实践,“十四五”、“十五五”就要做好这件事,我们不仅理论上,而且实践上证明这个是可以做好的。


第六点节能提效,我们现在实现双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节能提效,这是实现双目标的战略之首,我给大家稍微说两个数据,拿2019年来说,能源强度,就是生产一个单位的GDP,我们花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我们比世界平均水平还多30%,生产一个单位的GDP,是OECD国家的2.7倍,咱们把1.3倍再进步到1.0,我们前几年还是2.0,现在进步到1.3倍,如果1.3变成1.0,同样生产这么多GDP,就少用30%的能源,也就是说每年可以少用10亿吨标准煤都不止,换句话说在当前消费水平下能耗降低1%,就能够减少0.5亿吨标煤的能源,将减排一亿多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靠什么节能减排提效,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也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两大结构,一个产业结构,一个能源结构,产业结构首当其冲的是高耗能产业。比如说钢铁、水泥,现在全世界的钢铁水泥56%在中国生产,我们确实需要钢铁、水泥,但是还需要这么多吗?还要再增加吗?这个问题就非常重要,如果抓住产业结构这一步,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就能够有效的节能减排,再加上技术进步、管理节能、文化理念等等。


第七点我们实现双目标,确实有很多困难,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还是发展中国家,具体点说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发展方式和能源的体系惯用性很大,就是路径依赖高碳能源发展的路径依赖很大,惯性很大,我们现在正好处在两个百年节点上,刚才说的一二三四就是我们的短板,我们必须补短板,这样一个补短板的能力,是我们国家带来的进步,这是我们国家必须做的一件事,如果转型不利就会导致落后和低效的投资。不是不能过日子,但是我们会落后的,我们会低效投资,这个转型的意义就在于此。现在的现实,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排放值大于碳汇值,碳中和就是两头要相等,现在左边这个排放要大大降低,现在全年中国每年排放大约是100亿吨,而我们的碳汇值要比它低一个数量级,所以要以减排为主,剩余的排放量能够做到和碳汇值和碳吸收、碳移除的技术能够相等,所以着重点要放在减排上。所以我们要补短板,用新理念实现新的发展,现在的着力点是减排、低碳,所以现在明确指出来“十四五”战略方向是低碳。


第八点双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把握好节奏、积极稳妥推进,它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会催生出新科技、新能源、新工业、新交通、新建筑和新投资,所以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这句话也是很有深意的,会深刻推动经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同步的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碳达峰心得体会电力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3月7日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为我们如何开局指明了方向。”安徽省铜陵市委书记丁纯代表说,铜陵将致力于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推进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市建设和中科院皖江中心新一轮三方共建,加强重点产业和企业技术合作,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金行代表认为,要着力在大规模储能设施应用、构建源网荷储和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等方面取得突破,全力支持新能源发展。

“在履职调研中,我发现民营企业发展仍受多方面限制,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仍然有待进一步增强。”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代表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准入的政策措施,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权益。

“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制造向创造、速度向质量、产品向品牌的转变,全面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和体制机制变革。”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代表认为,实现这一转变,数字化转型是重要抓手。“在万物互联时代,数据成为必要的生产要素,数字化成为企业发展新动能。下一步,公司将逐步在人员、技术、平台等领域提升数字化水平,最终实现向数据驱动的科技型企业转型。”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趋向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竞争。”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光亮代表表示,企业要提高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用好大数据,让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共享,使产业链运行协调高效。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积极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副场长张利民代表说,国有林场要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进行国土绿化。他建议,更好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周边乡镇生态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不断上升,如何消化大量的废旧动力电池,成为生态环保治理的难题。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孔发龙代表建议,督促电动车、动力电池生产厂商将电池回收利用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之中,对违反规定的企业严厉惩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目前,国网黑龙江电力积极推动500千伏林海—平安二回线工程建设,配合开展以黑龙江为起点的特高压工程方案研究,推动尽早纳入国家规划,实现清洁能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国网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莱代表建议,坚持和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加大节能改造和电能替代力度,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支持低碳技术创新。

“小窗户里也有大环保,密闭性好的窗户能够保证室内温度稳定,从而节省大量能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郝际平委员认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更精细的管理,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行业减排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整治生态领域突出问题。山东淄博原山林场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孙建博代表建议,全面推进国内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建立重点资源基地,精细化管理矿产资源开发,系统谋划优化矿权布局,严禁在生态保护区域或生态敏感区域内开发矿产资源。

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现代农业可以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委员介绍,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近年大力发展冰糖橙种植,依靠数字技术精准管理选种、管护、采摘等环节。“采摘后通过数字化管理迅速分级处理、包装储运。消费渠道畅通了,农户收入有保障。不少群众实现脱贫,有的种植大户还因此致富。”李学林委员建议持续加大对农业数字化、标准化的探索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我继续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鼓与呼。”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覃鸿代表建议,进一步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优化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教育资源的城乡、区域差距。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响应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层大有可为。”辽宁省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党总支书记吴艳良代表介绍,“去年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村里立即挨家挨户宣传防疫政策和方法,发放口罩、消毒液。现在村民越来越有安全感,遇到问题更愿意找村委会解决。”吴艳良代表说,要持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解决村干部老龄化、待遇偏低等问题。

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委员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也在升级,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消费。孔维克委员介绍,近年山东画院推出的“大哉孔子——中国画创作工程作品展”等文化产品受到广泛好评,让他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孔维克委员建议,搭建更多文化传播平台,推动一批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契合当代语境、能使国际受众接受的文化产品走向海外,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本报记者顾仲阳、马跃峰、巨云鹏、姜晓丹、徐靖、马晨、邵玉姿、方圆、李龙伊、原韬雄、肖家鑫、杨文明、董丝雨、钱一彬、刘佳华)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09日 09 版)

碳达峰心得体会电力3

本报记者 管克江 王云松 闫韫明 刘 慧

应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佐科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印尼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当前,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正处于关键时期。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必将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促进疫后复苏凝聚新共识、注入新动力、指明新路径。

登高望远,倡导二十国集团团结合作

“二十国集团承载着世界各国期待,使命重大。我们要努力把二十国集团建设好,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中这样强调。

从2013年起,习近平主席连续出席或主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习近平主席着眼时代发展、把握历史大势,就推动二十国集团合作、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二十国集团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

这是总揽风云、运筹经纬的中国主张——

二十国集团成员汇聚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85%。在国际体系变革的关键阶段,二十国集团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增无减。

“要把二十国集团建设成稳定世界经济、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二十国集团要确定目标、指明方向、发挥领导力”……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倡议和主张,倡导二十国集团实现向中长期政策转型、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

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中国秉持全球经济治理观,推动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G20与金砖国家研究项目联席主任约翰·科顿表示:“中国为二十国集团机制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是拨云见日、勇毅前行的中国智慧——

当前,全球发展困局亟待破题。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世界经济面临“开源”难题;主要经济体先后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率下降,各国经济遭遇“承压”挑战;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国际经济合作面对“重振”压力。

“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

…………

中方主张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

法国尼斯欧洲研究所学者乔治·佐戈普鲁斯认为,中国方案行之有效,体现了中国的顺势而为、勇于担当,为世界走出当下经济困境提供了重要思路。

这是风雨同舟、兼济天下的中国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也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

2020年3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等十余场多边峰会,深刻阐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提出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举措。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彰显了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力量。

阿根廷中阿战略合作观察中心执行主席帕特里西奥·吉乌斯托表示,在全球疫情不断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向阿根廷等许多国家提供了医疗物资援助,分享诊疗方案,积极参与疫苗国际合作,为构筑全球抗疫防火墙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放发展,夯实世界经济复苏基础

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全球开放共识弱化。应该深刻认识到,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

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开放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是二十国集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经验,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

从圣彼得堡到布里斯班,从安塔利亚到杭州,从汉堡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再到大阪,中方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和行动一以贯之。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带来的挑战,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利雅得峰会上提出“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的重要倡议,在二十国集团罗马峰会上提出“加强协调,促进复苏”的重要主张,为推动各国尽快恢复经济指明方向,为疫情阴霾下实现全球包容可持续发展凝聚广泛共识,注入强劲动力。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不仅是积极的倡导者,更是坚定的行动派。从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到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从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连续5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表示,中国呼吁维护开放、包容、非歧视等世贸组织原则,有助于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和政策空间,推动全球共同繁荣。

担当责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梳理时间的坐标轴,中国作为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的形象日益清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加强全球经济治理,为世界经济重回增长轨道并实现中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首次全面阐释中国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诸多“首次”,彰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中国方案、中国行动。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正步入关键阶段,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随着疫情蔓延更加凸显。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应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合作,坚持与时俱进。”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全球经济治理作出全面论述,在明确指导思想、完善规则机制、应对风险挑战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

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菲格雷多表示,中国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始终是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捍卫国际法的重要力量。

加强全球环境治理,开创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从积极推动G20杭州峰会发表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到在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与法国、联合国举行气候变化问题小范围会议,以实际行动支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从在G20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提出3点主张,到重申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强调G20应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到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绿色永续”等重要主张……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行践言,更加积极、建设性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有力推动国际社会合力应对气候变化。

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指出:“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

加强全球卫生治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加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全球疾病大流行防范应对,扎牢维护人类健康安全的篱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团结合作是最有力武器”“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扛起责任”……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展现出中国同各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彰显携手共抗疫情的责任担当。

最先提出新冠肺炎疫苗应该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中国加强全球卫生治理、弥合“免疫鸿沟”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决而有力。

“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努力指引方向”,“在国际社会建立起一个崭新、强大、和平的力量”。

实干笃行,凝聚全球繁荣发展合力

“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只有在理念上有共识、行动上有计划、机制上有保障,二十国集团合作才能为全球增长开辟新路径,全面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中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历经9年耕耘,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巴基斯坦电力项目让成千上万个家庭亮起了电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的莫桑比克农民喜获丰收,生活得到改善;阿尔及利亚中企工人培训中心、吉布提鲁班工坊让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有了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得以实施,到2030年,每年将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的收益,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其中90%的收益都由伙伴国分享,低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受益最多。

习近平主席表示,我在联合国发起的全球发展倡议同二十国集团推动全球发展宗旨和重点方向高度契合,欢迎各国积极参与。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一年多以来,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在联合国平台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发展到60多个成员。成立国际民间减贫合作网络,同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家机构共同筹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落地,1000多期能力建设项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4万余人次培训……中国扎实推进全球发展倡议。

第七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表示,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有助于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认为,全球发展倡议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关切和需求。

在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中国始终把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实干的精神、笃行的气魄,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

世界瞩目,期待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今年G20领导人峰会的主题是“共同复苏、强劲复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G20建立起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传递信心,为全球发展合作提供动力。

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蔓延,世界经济亟待从停滞和衰退中复苏。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国通过二十国集团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继续为全球经济复苏增长提供驱动力。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科菲·库阿库表示,在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始终坚持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相信在今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中国将发挥更重要作用,为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

应对复杂形势,需要政治远见和创新智慧。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协会创始人迪诺说:“习近平主席在去年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提出‘普惠包容,共同发展’。印尼对此十分赞同。疫情给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世界需要包容发展、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期待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加强与各方合作,为共同应对挑战作出贡献。”

“中国始终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期待中方在此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引导各方凝聚共识,聚焦共同挑战,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合作的世界。”南非前国会议员韦斯利·道格拉斯表示。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势,把准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航向,团结互助、携手合作,世界各国一定能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时代的呼唤,是世界的期望。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3日 02 版)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