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心得体会 >

曾国藩家训之读书心得体会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等到柳暗花明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曾国藩家训之读书心得体会1

曾国藩乃晚清“第二号皇帝”“第一名臣”,可称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曾在《百家讲坛》听过曾国藩的部分故事,带着对曾国藩的好奇我拿起了《曾国藩家训》一书。

《曾国藩家训》中,分别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细细读起来,他的每一篇“家书”,都有一个哲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交往都有教育意义。在曾国藩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他认识到有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天下古今之庸人,还是天下古今之才人,之所以最后人生一事无成都是因为这两个字。这也就是在曾国藩的家训中反复强调的最败人的两个字------傲、惰。我今天就说说这个“惰”。

惰就是懒惰,又不同,懒是什么也不做,而惰是惰性。梁实秋先生说,“我自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然而悔之晚矣。”我常读这段文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时间都被浪费了。很少人珍惜自己的时间。混过去了,知道应该做有意义的事,却总找理由,不是不做事,惰就是做无聊的事。是他能超越了自己,曾国藩怎么超越呢?就是勤。甚至可以说,他一生成就都建立在这个字上。他是笨,背书背不好,但同样也可以看出他的勤奋。他小时也睡懒觉,被父亲痛骂一顿。这对曾国藩来说是刻骨铭心。一辈子再也不睡懒觉了。早起有三条好处:一是时间多了,就算比别人活得长;二是思路清晰,工作有效率;三是勤就能养成一个人优良的品格。

他的家训中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①勤在个人,养生,儿子体弱,常写信告诉他不要吃药,他一生不相信吃药,药能治人也能害人。他的方子是饭后要走千步以上,扫屋清地,沏茶倒水,早起耕作,多种菜蔬。这些对养生。②勤在个人养品,引发其他优良品格的形成。要五勤手脚口脑事,多问,多思考,一定能明白儒家仁义之道。

二是勤在家庭,家和万事兴。家勤也能万事兴。家庭成员都勤劳,他非常看重勤,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干的活。甚至女眷,嘱咐家人要干活,不要荒废日常生活。分四类食事家事细工粗工,交给老婆,要带头示范。老婆一生也是勤恳。除了官服,衣服全是女眷自己做的。

三是,勤在团队。意义重大。带兵最看重这个。清末官僚全没骨气。“鄙人近岁在军,不问战事之利钝,但课一己之勤惰。”打胜打败无所谓,看重的是树立勤奋的典范,他能做到,大家就会跟着做到,就能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他一生成就建立在勤字上。晚年身体不好,休息三四个月,自悔到什么地步?日记中说:“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余于三四月内,不治一事,于居家之道,大有所悖,愧悻无已。”病一好,马上给自己写了工作时间表,上午会客,听工作汇报,写日记,写奏折……下午处理公文……晚上,温诗,写古文等。多少事呀?

所以一生勤奋,成就了最后的曾国藩。有人说“做人要学曾国藩!”在这本家训中值得一读的地方还有很多,难怪毛泽东、蒋介石都曾说其在近代人中独服曾国藩,他值得后人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曾国藩家训之读书心得体会2

昨天在百家讲坛听南京大学副教授------郦波讲曾国藩的家训是耕读传家。据说曾国藩小时候也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之所以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无一日不读书的习惯。所以,他也让他的子孙也要读书。但他对每个孩子都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喜爱的专业去读,没有强制。他的观点:一、关于科举:不必过于看重,读书做人要紧。不象现在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分数,而不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曾国藩还说读书要读经典,因为经典是经过许多人见证的理论,所以要省去好多时间。一本书没读完,不读新的。二、关于修养:为人切忌一个“傲”字。他曾经说从他一生的经验来看。有两个败字,一是傲字,一是惰字。即非傲即惰。也就是说庸人败在懒字,才人败在傲字上。当时他对他的学生李鸿章就是这样教育的。当时李鸿章是很爱睡懒觉的,有一次当众教育李鸿章做人要诚实,不能因为怕迟到挨说就说谎。这样李鸿章很难堪,从此就没在睡懒觉,也就没再迟到。最后成为曾国藩最有出息的学生。所以自己也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了,即是平凡之人,又有 惰性,所以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因为我本没有人家用功。三、关于人生始发点:最重要的是立志。曾国藩之所以让他的后人读书要读经典,也是这个原因,因为读经典可以让人立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至于迷茫,它可以给我们引路,免得走歪。现在有些孩子,读了读书提分处,基本的什么都不学。有的孩子的思想教育缺乏,而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走上歪路。也是很可惜的。

曾国藩他本人是非常爱家的人,他曾把他的家起名为八本堂。八本是指:一,读书以训诂为本,二,诗文以声调为本,三,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四,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五,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六,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七,做官以不要钱为本,八,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而家是根本中的根本。和以治家。勤以持家。孩子要以孝悌为重。做为一代伟人,能把齐家看得那么重要,说明家真的是对每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家可以包容最真实的自己。

曾国藩曾写过这几句话值得大家思考:

一、宦官之家,兴旺不过一代

二,商贾之家,兴旺不过三代

三, 耕读之家,一般兴旺五代

四,孝友之家,一般兴旺十代 、

原因何在?

曾国藩家训之读书心得体会3

为何资质愚笨的曾国藩,能够成为晚清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主导洋务运动,创立声名显赫的湘军?

第四讲: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道光十八年啊,也就是公元一八三八年,年轻的曾国藩二十八岁考中了进士,成了翰林院一名庶吉士,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庶吉士不过是就相当于在国家最高学府里头进修,所以官职也不高,尤其是工资也不高,只是一个很低级的京官。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京官了。

所以曾国藩就想把自己老爹接到京城来住几天也风光一下,他就就把自己爹接到北京来了,他爹当然愿意啦,儿子做京官了,我来去北京去看一看是不是。

但是住了没多久他爹就想回家,曾国藩看老爷子的意思很坚决,也没办法劝那就让他回家吧。然后他爹回湖南老家回家之后,给曾国藩写了一封家书,这封家书很普通,信里头绝大多数的内容呢,不过就是在爹和儿子唠嗑,但到最后他爹很不经意地给曾国藩提出了一个忠告,叫他要“节欲、节劳,节饮食”

曾国藩一看这三节,当时脸唰了一下就红了,立刻惭愧的是无地自容。这个三节,其实就是三戒。那也说明曾国藩身上的缺点是连他爹都看不下去的。事实上曾国藩原来也确实跟我们普通人没多大差别,身上也是一身的毛病。


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道光二十三年的二月的一天,曾国藩说到他一个好朋友叫汤鹏的家里头去吃饭。结果汤鹏家里头看到两个角色的歌妓,产生了色心。不仅跟汤藤说一些很过分的话,还对这两个歌姬说了一些轻浮的话。所以他父亲让他戒欲那不是空穴来风,后来曾国藩给自己列过一个三戒的戒条,第一条就是戒色。第二,第三个是他爹让他节劳节饮食,所谓何来啊?其实啊,这个和给他说他那个节欲是一回事,就是说曾国藩身上那种轻浮和浮夸的毛病。曾国藩下定决心改掉某些,但是很多事情说着容易做起来。虽然曾国藩痛下决心改正缺点,也给自己列了很多戒条,但是他还是常常犯老,身上的轻浮和浮华一点儿也没有改,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曾国藩根本不可能成为晚清一代儒学大师。

这时候他拜了两个人为师,两位理学大师,一个叫唐鉴,一个叫倭仁。倭仁教给了曾国藩两个方法,一是记日记,这个习惯让他从此坚持了一生;二是慎独,人前人后要始终如一。但是也解决不了他对欲的控制,直到唐鉴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所以,“最是静字工夫要紧”。而也正是这个静才压制了内心的怒火,曾国藩是怎么做的呢?简单地说就是静坐。我们知道,不论是瑜伽,还是佛家、道家,都讲究静坐的工夫,但曾国藩在家训中也强调静坐的工夫,与这些不尽相同。

所以曾国藩强调恬静,这是一种心境,遇事冷静沉稳不计较生活中的小得小失,不大喜大悲,安静自在,看透世事,已一种无欲无求的心态来看待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