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心得体会 >

环境专业导学心得体会

观察+ | 从“自适应”到“智适应”,一个新的AI教育时代,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36氪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环境专业导学心得体会1

(以下内容是36氪音频节目《观察+》的文字版,收听更多精彩解读,请在36氪app订阅《观察+》)

采访 | 龙真梓 万阳

编辑 | 崔砚冬

“人工智能+”这两年快速兴起,“人工智能+教育”也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拍照搜题、口语测评、作文批改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工具型产品不同,智适应学习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教学的核心环节,从根本上改变学习的理念和方式。智适应当前发展到了怎样的阶段?智适应相比自适应而言有哪些升级?该如何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教育”中,各个支柱相互间的关系?

本期观察员:

胡祥恩,美国孟菲斯大学心理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

Lin Zhou,The New School首席信息官、高级副总裁;

栗浩洋,乂学教育松鼠AI创始人

36氪:教育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从自适应到智适应的重心转移。智适应相比自适应,做了哪些升级?

Lin Zhou: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 智适应学习=intelligent tutoring。

自适应一般有两个主要的模块,其一是摸底测试,其二是预设的授课逻辑。

通过摸底测试,自适应学习软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对知识的掌握的强项以及薄弱环节。基于摸底测试的结果,授课逻辑可以推荐恰当的学习内容。当学生上完课后,他们从新参加摸底测试。根据最新的摸底测试结果,授课逻辑推荐新的学习内容。然后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学生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或者退出自适应学习的流程。

智适应学习包括自适应学习的模块。不同点在以下几个地方:

第一,智适应学习对学生的评估综合了摸底测试,以及别的和学习有关的特征。譬如学生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对同一内容阅览的次数,阅览的内容中哪些是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面部表情、心跳频率、皮肤温度和导电率,甚至脑电波等等。我们以后还会发现别的特征。

第二,授课逻辑综合了预设模式和发现模式。预设模式可以继续用于对于简单的、直接的,以及事先检测过的并且有效的情况。发现模式主要针对于新的情况。当新的情况出现时,授课逻辑可以有多种解决方式。

我举个类似群体例子来阐述如何解决。首先要找出类似的学生群体。这些相似的学生群体用了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方法导致了不同的学习结果。通过分析类似的学生群体,对学习结果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被发现了。这时,授课逻辑就可以推荐这种有效学习方法。同时,预设模式也会被更新。

胡祥恩:智适应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是理论研究,第二个是技术实现,第三个是应用领域,第四个是学习的效果和影响。

从理论上来看,原来在自适应的情况下,大家考虑的是学科理论的应用。比如知识图谱,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判断学生下一步应该学什么。现在的智适应大家会更进一步,从认知理论来考虑学生应该怎么学,或者应该老师怎么教,考虑认知和学习的理论怎么样应用到教学里面去。

技术上,现在大家知道这种从自适应到智适应的转移,事实上是技术带来的推进,这个技术就是大数据和AI。大数据和AI进入学习分析,这些新的技术必然给学习环境带来了革新。已有的技术可以相对精确地告诉学生该学什么,现在的技术可以相对有效的引导怎么学。所以现在有很多新的学习环境,包括智能导学、游戏式学习、在虚拟环境里学习,这方面的技术应用比原来更丰富更深入。

应用领域方面,原来是多数应用数理化或者语言,现在除数理化和语言外还有其他的方法方面的譬如批判性思维,由于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原来注重的是学什么,现在注重的是要怎么学。换句话说,原来是把一本书变得比较智能,现在是把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融合到具体应用里面。

第四个部分体现在学习效果。相比之下,学习效果的分析落后于技术发展。技术发展太快而且需求也很大,我们对技术盲目的崇拜以至于还来不及分析清楚,就投入市场。尽管对学生没有什么危害,但所推出的产品未必就是最佳的,因为没有效果的比较。

栗浩洋:智适应和自适应的从技术角度来看,最重大的区别就是不再是预先设定好的基于决策树的学习流程,而是通过算法,来实时地根据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多维度的大数据,比如对错、时间之外的鼠标滑动、知识地图和结构概率、其他学生用户画像对比、脑电波、表情等等,以及对更多几个数量级的知识点、题目等的处理,完成更加接近甚至某些维度远远超越人类智能的教学效果。

另外,智适应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

对于老师来说,自适应教育以前只是老师的工具,现在智适应教育对老师来说是解放。老师就从过去的抬轿子去工作,变成了现在开着汽车去工作,不仅更轻松了,而且教学效率也更高了。在课堂上,更多的教学是系统完成的,老师是一个监控者,就像驾驶员一样。原来的工具类的自适应只是帮老师把教学效果提升百分之三四十,而现在的智适应是把老师的教学效果提升十倍,甚至是更高。

另外,对学生来说,智适应第一个价值就是减少了大量刷题。在一个班级里,哪怕只有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都是不一样的。现在的课堂教育像跑马拉松一样,所有的老师都是按照平均速度去教课,相当于跑马拉松的人都要跑成同一个速度。其中,有一半的学生是跟不上的。用了智适应之后,20分的学生也能学会了,因为我们给他学21分的知识,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能学会了,有成就感。

36氪:从技术角度来讲,“智适应”教育的“智”目前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还有哪些优化的空间?

胡祥恩:“智”体现在大数据和AI开始进入学习系统。不过,大数据和AI都是非常新的东西,所以智适应其实也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尤其中国的教育,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的精髓所在,很难说因为一个技术就把它给推翻了。所以,现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理论问题、技术问题、应用问题和效果问题。因为刚刚开始,还没有威胁到人在文化传承中的主导作用,所以现在还没到非常严峻地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

栗浩洋:智适应的优化空间还比较大。

首先,智适应的缺点在于情感沟通、孩子的性格塑造和价值观塑造。这是智适应完全没有办法代替老师的。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都看不到这种明确的方法和希望,这些都需要老师来去做。教书育人中,智适应解决教书的问题,育人问题交给老师。

其次,智适应教育在教书方面,现在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是人机互动。它现在更像阿尔法狗一样,是后台的策略算法,推送的是老师的视频、不同的题目,通过学生的练习搜集数据来进行,真正的人机交互界面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有巨大的突破。

最后,是数据量的问题。因为现在美国已经有2000万的用户在用智适应教育了,但是在中国只有200万的用户。由于用户量还不够大,所以还需要数据的增加,来让整体效果变得更加完善。

Lin Zhou:“自适应”和“智适应”都是电子教育的一部分。至今为止,电子教育经历了四个版本:第一版是“课本电子化”,第二版是 “反转教室”,第三版是 “自适应”,第四版是 “智适应”。我认为,下一个版本,也就是第五版是 “人性化“。

当我提出这个“人性化“概念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电子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延续着”数字化“的方向。“人性化”从表面上看起来和“数字化“是背道而驰。可是没意识到教育的对象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人类是社会化的生物,有七情六欲,喜怒悲哀,亲朋好友等等,这些是机器没有的。但对人类来讲,他们左右着我们的学习动力、理解力、记忆力、应用力以及很多其他能力。人性化考虑到这些因素,并且利用电子教育技术将这些因素贯穿于教育的过程。通过寓教于动,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心等一系列方式实现教育的目的。

36氪:有观点认为,理论、技术、应用、学习效果研究是目前“AI+教育”中最重要的支柱,在目前的AI教育中,相较而言,哪个部分更为重要?

胡祥恩:这四个都是重要的支柱,缺一不可。

理论研究肯定是需要的,目前为止,得益于教育科学多年的理论研究的积累,所以我们还没有感觉到有严重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即使有,也是应用理论问题。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技术带领革新。应用就不用说了,你要是有理论,有技术,你不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里面也是空谈。

其中,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学习效果,这个可能也是最缺乏的。原因在于,一个是需求大,另外,我们可能有点盲目地相信技术。教育不可能像吃药一样,吃了之后马上见效。有时候学习效果可能很多年后才可能看到效果。所以,我们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系统的效果评估是非常困难的。也是目前比较薄弱的。

但是没有办法,因为要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如果不用的话,就没有数据。如果想要有好的效果,必须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学习资源在用,才能够收集到数据,所以这个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这就好比在医学领域,一个新的药品进入市场之前要通过很多的临床实验,但是我们在学习这个行业里,没有那么多资金,具体的评估的手段也会有不同,所以这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

栗浩洋:在目前的AI教育中,AI技术和教研必须要并进,才能把AI教育做好,最后的效果研究只是一个结果。而单独从AI技术来讲,它就像建筑师一样,不同水平的AI科学家,他能够做到的算法的技术是不一样的。

另外,教育学的研究是无尽深遂的宇宙,要不断地集合教育学的专家,不断地深入研究。因为AI科学家对教育学的认知不够深,而教育学专家对AI的认知也不够深。如何把这两方面的专家打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Lin Zhou:这四个支柱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其中有一个层面贯穿所有的支柱——设计。如何将人性化系统性地设计到理论、技术、应用和效果研究是一项困难的课题。我们大部分都经历了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有些人还读了硕士和博士。这是一个大概20年的历程。 所以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些孤立的简单的信息交流。电子教育下一步应针对人,并以整个过程的眼光来设计教育技术,以期达到“既授人以鱼,又如授人以渔”的结果。

人工智能是未来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未来的教育不是人类教人工智能,然后让人工智能教学生。未来的教育是人类和人工智能一起合作来教学生。人是碳基的生物。碳元素占我们身体的18.5%。 人工智能基于半导体芯片,因此我在两年前就将人工智能称为是硅基生物。我想指出一个很重要但是一直被忽视的问题:以上的四根支柱是以人类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结果。我们人类应该问自己 “人类的世界在硅基生物眼中是什么样的?”只有我们能够准确地了解硅基生物对我们世界的感受,我们才能有效地与人工智能合作,并将人工智能有效地应用于教育。

应AI+智适应教育峰会(AIAED)的邀请,我会给大会做个专题讲座。我的讲座的方向就是从硅基生物的眼里看人类世界。我会展示我们大学 The New School的学生在这个方向的项目成果。欢迎并希望你们参加。

「PS:如果想和36氪《观察+》的编辑小姐姐以及上万氪友们近距离交流,欢迎添加氪君微信:hello36kr,加入我们的社群,一起学习玩耍。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行业与新商业世界的热点话题息息相关,并且正在寻求报道,欢迎带着简介联系我们(联系人:龙真梓 联系方式:longzhenzi@36kr.com)。」

环境专业导学心得体会2

3月30日收到学校的邀请,希望我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导师论导”专栏写一篇小文章,谈谈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教训。说实话,指导研究生二十多年,经验不多,教训不少。但要讲经验教训,又难以及理。这里针对导学团队建设谈一些体会,或许有借鉴的地方。

这里的团队指以师门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一个以学习和研究为主要任务的集体,是现代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独特组织资源。这种组织的性质有点像很多高科技企业构建的一种组织形式,即阿米巴组织(Amoeba organization)。阿米巴组织是适应外部巨大挑战和内部创新目标要求而演化成的,具有多中心、网络化、包容韧性、高弹性和广泛开放的特点。长期运行会形成一种自组织机制,并主动与包括其他阿米巴组织在内的一切组织交换要素、能量和信息,以保持自身的生命活力与创新功能。一所现代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的组织模式,经由几代人的努力,使大部分由原来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迭代为具有阿米巴特征的研究生导学团队。

在研究生导学团队中,导师和研究生的身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导师由传道、授业、解惑的全人转变为教学相长的一极和多中心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研究生由学生变成了研究者和创造者。实现这一转变后,研究生导学团队不但能创造性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且自动承载起研究生教育的多种功能,包括知识体系的构建、人格养成、身心健康发展等。因为这种组织还是一所大学、学院、学科、专业文化的最基础载体和优秀导师立德树人思想与方法的传承平台,也因此而成为一所大学创造知识、服务国家、教化社会的发动机和大学声誉的源泉。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新的科技革命和 大变局催生的社会科学范式转换,使传统的研究生指导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由于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更为多元,类别更多,研究生的专业、社会、知识背景繁杂,社会需求更为广泛,规模比其他专业更大,这个问题就尤为突出。而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个重要选择就是做好团队建设,使研究生导学团队充分发挥阿米巴的组织功能。

我指导的研究生团队主要通过课程学习、科学研究、集体活动等方式实现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并从中培养研究生的归属感,孕育出团队文化的基本特质。

课程学习采用研究型学习方法,以概念和理论背景溯源着力,到理论联系实际落地。按照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前沿动态和方法工具的结构安排课程。课程学习要帮助研究生完成两大核心任务:一是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自身基础的诊断补短板。第一项反映的是共性任务,而第二项则反映的是个性化任务。对于管理专业而言,第二项任务更繁重、更复杂、也更有挑战性。我自己招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有理工科专业的,如数学、物理、大气、计算机等,有农学的,人文社科的更为宽泛,如历史、教育等,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就更普遍了。因此,这也成为我们指导研究生的一个难点,难在“一人一方案”,难在专业转型,难在如何利用大学的知识基础,难在如何尽快找到管理的学术感觉。所以,补短板也是一种方法。除选修研究生课程外,很多同学还要选修本科生课程。但最主要的还是在团队内部充分发挥阿米巴功能,在成员之间进行积极、主动和广泛的互动式学习。这短板如果整体拉长就会变成无以取代的专业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逐步取消管理本科专业招生的缘由。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团队的核心功能,是培养研究生科研体验、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型学习的核心方法。科研的关键是拉长板,我们一直倡导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关键要放在识长板、拉长板上。像兰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的都是高层次人才,是解决棘手问题的人才,其实现的途径就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研究型人才,包括本科、硕士和慱士三个层次。根据毕业后的职业倾向,每个层次又分为学术型和实务型,据此必须分类因材而施教。

我每学年开始,差不多用最少一学期时间,有些要用一年或者更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沟通,了解其专业基础、学习背景、兴趣爱好以及理想与职业目标等信息,识别出长板和兴趣这两个关键因素,与研究生本人达成一个共识,从而使指导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学术导向者,多安排参加国家基金项目,多给争取一些与学者接触交流的机会,包括与境外的交流交換和合作培养机会,实务导向者多安排参加一些横向项目,多争取一些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调研、交流沟通的机会。 另外,十几年来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安排研究生担任项目的学术秘书,一般一个项目2-3个秘书,大一些项目秘书人会更多一些,本身就是个小团队,中间因毕业、项目进展还会调整。但大多数项目的核心秘书会从设计、申报、签约、实施到结项全流程参与,对横向项目而言,还有谈判等环节。这一指导模式非常有效,不但对提高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助益很大,而且对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以及提高领导力、判断力和决策能力非常有效。团队里毕业到高校从事科研教学的博士生在2年内大都拿上了国家基金,从事实务管理工作的其能力也非常突出,我想这种简单办法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对从事学术的博士毕业生,在团队期间,根据自己的工作积累还帮助策划未来发展的方向。现在回头看看,但凡坚持了的,发展都不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阿米巴组织功能的释放,使师生常沉浸在团队的科研心流状态中,享受着创新团队润物细无声的精神红利。

除了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之外,因研究生班级功能的弱化,研究生导学团队还体现出特别的重要性,承担着很多服务工作,主要以集体活动形式履行。通过高质量集体活动完成团队任务,是研究生导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迎新、组织学术会议、工作会议、学习和研究汇报会、论文进展分享会、开题会、预答辩会、项目调研、节假日文体活动和毕业生欢送会。从前年开始还举办学科视角下的时事与政策研讨会。可以说是小平台、大世界,应有尽有。这些活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三提升的团队宗旨,从每个活动、活动的每个环节、活动中的每个角色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每个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同学在这些活动中找到友谊和温暖,找到自信和力量,找到释怀和绽放。每个研究生在校期间,都在这些活动中当过主角和主导者。每年的迎新和欢送毕业生活动中还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毕业生回来现身说法,为同学们进入新的环境做辅导。每年新生入学还进行较为简单的生死教育、挫折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说,集体活动对强化研究生学习研究,健全人格,学会认知、沟通和领导,从而学会做事做人起到了其他方式都难以替代的作用。

经过多年尝试探索,我们团队建设中已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准则。比如进入团队后,高年级对低年级,老生对新生,博士对硕士, 兰大生源对其他学校生源,兰州生源对外地生源负有引导、帮助、解惑的义务责任。在校生对新生和毕业生的迎送义务责任,活动负责人对活动执行全部事务的义务责任等等。在专业方面形成了研究型的课程学习和学习导向的课题研究创新模式。总之,有这些行之有效的原则,逐步形成了导学团队学习、研究和生活一体化价值空间,并成为专业文化的基础载体。

  作者简介:

包国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在政府绩效治理等领域产出了系统性和引领性研究成果。


来源: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文:包国宪

图:包国宪

编辑:王瑛

责任编辑:彭倩

环境专业导学心得体会3

摘要:政治坚定、理论自信是初心信仰之源;对党绝对忠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仅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履职之要,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核。

从今年6月份,党中央开始实施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全市各党委党组坚持先学先行,着眼强化理论武装进行“大学习”,聚焦改革创新组织“大讨论”,围绕新城建设开展“大调研”,突出抓铁留痕推进“大落实”,着力为主题教育做好思想准备、营造浓厚氛围。

以大抓学习教育坚定初心信仰

让对党绝对忠诚、做到“两个维护”入魂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深刻认识到政治坚定、理论自信是初心信仰之源;对党绝对忠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仅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履职之要,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核。为此,在实践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把铸就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强化广大党员的初心信仰。

在“寻源”中强化。组织广大党员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同志撰写的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观看什么是“红船精神”、“红船精神”为什么是党的先进性之源、“红船精神”为什么是我们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等专家讲座视频。同时,开展以“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学习讨论活动,引导大家对照党章要求、党员标准,对照焦裕禄、黄大年等先进典型,查找思想差距、能力差距、作风差距。通过系统学、专家讲、深入查等方式,较好地强化了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武装”中强化。坚持集中学习和经常性学习相结合,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理论学习大课,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党小组理论学习,每月至少编印一册《理论学习活页》供大家自学,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跟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理论思想步伐,使广大党员的思想与新时代相融合、与新使命相符合、与人民新期盼相契合。

在“创新”中强化。采取领导带学、集体互学、专题研学、网络辅学、活页导学、心得展学、个人自学、支部督学的方法,引导广大党员联系地、系统地、整体地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作为重点内容突出出来,引导党员守护好“精神家园”。另外,还运用宣讲家网机关党建网、“学习强国”和分局局域网,建立“网上党校”“网上支部”“掌上课堂”,让大家随时随地接受初心教育。

以大抓党性锤炼厚植初心情怀

让勇于自我净化、永葆政治本色入心

信仰和党性是共产党人立身做人的根本。没有坚强的信仰和党性,就谈不上初心本色的纯正。为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把党性修养作为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坚持深入抓、细致抓、创新抓。

(一)通过规范建、集中抓,在浓党味中守初心。突出党味、浓厚党味,是抓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突出做法。一是严格制度抓。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规范组织生活,做到周周有活动、人人都在组织中。二是突出节点抓。确定党费收缴日,每月相对固定集中学习日,每年都安排政治生日和组织生活日,让每个党员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强化党性观念和党性锻炼。三是融入实际抓。为巩固纠“四风”正作风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2018年11月至12月,集中开展了“践初心、正作风、比贡献”大抓业务月活动。为让大家更好地把理论学习成果、增强信仰和党性修养成果体现到行动上,2019年春节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又集中组织开展了“担当新使命、展示新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推动思想再改造、作风再改进、工作再落实,使大家初心情怀得到进一步升华、忠诚信仰得到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通过讲奋斗求作为,在优良党风中守初心。今年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持续推进党员“亮身份、强服务、促发展”专项行动,深化“为官不为、为官乱为”教育,动员和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讲奋斗、创一流、求作为。一是以落实北京新版总规为“检验场”。分局不仅把落实北京新版总规作为最重要的攻坚战来打,而且把它作为锤炼党性、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动员党员在高质量编制亦庄新城规划中作表率、当先锋。二是以破解开发区规划难点问题为“攻坚场”。着眼打造升级版开发区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为攻克区内“产强城弱”的难题,为开创“腾笼换鸟”工作新局面,为解决区内养老设施不健全的现实困境,分局组织党员主动对标雄安新城标准,集智攻关,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三是以创造优化营商环境为“淬火场”。在抓好政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服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召开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协调会56次,现场办公6次,以转变职能、主动服务创造优化营商新气象。

(三)通过立规矩严监督,在明党纪中守初心。结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规划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着力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一是健全“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认真查找和梳理了以往决策过程存在的不足,按照高标准要求完善了议题、程序、内容和执行等全过程制度机制。二是健全权力运行监管机制,从损害群众利益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入手,对用权行为进行梳理,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权力边界和责任归属,使干部权力不越权、不错位、不缺位。三是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严格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干部“一岗双责”责任,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按规定开展对审批人员、对所属事业单位部门以上负责人的廉政谈话,层层传导压力,营造了干净干事、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以大抓本领增强落实初心要求

追逐时代梦想、奋力担当服务人民

坚持党建引领,保证中心工作高质量完成,实现提升本领有抓手、做好工作有保障、践行初心有平台,这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今年党建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把走出去促学研贯穿始终。围绕推进北京新版城市规划落实、编制好亦庄新城规划,赴规划范围内的台湖高端总部基地、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马驹桥镇政府等地开展调研70余次,全面了解北京市亦庄新城内各园区及镇区的开发建设情况,不仅提高了亦庄新城规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有力增进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围绕重点项目进行考察学习,先后赴深圳学习城市更新创新举措,赴苏州学习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经验,赴南京学习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思想,赴腾冲学习全域景观设计理念等,较好保障了区内重点项目的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围绕了解掌握先进规划经验,与北京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规划编制单位进行业务座谈,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相关处室开展学术交流,有效拓展了视野、丰富了头脑、促进了工作。

把借智库搞研讨贯穿始终。为打造升级版开发区,按国际一流水平建设好“四区一阵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举办“高端视野下的新亦之城”系列研讨会,邀请处在学术研究前沿的专家学者教授集智攻关;为抓好开发区创新高地规划研究工作,邀请中科院专家学者作“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革命与高质量发展”等专题辅导;为增强编制技术实力、提升项目规划质量,邀请行内知名专家对《开发区宏农路管线综合》《经开区及周边地区管线联络通道方案》等项目进行技术把脉,经过“大研讨”有力促进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大提升。

把激动力昂状态贯穿始终。在“温情”上用力,按照“四必谈”要求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及时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制定分局干部队伍培养发展计划,给潜力大的同志多压担子、多交任务,让和谐再扩容、关爱有体感。在“温度”上用力,依托分局走廊打造红色走廊、初心通道、规划视苑,展示大家认识成果、思想成果、工作成果,强化政治文化引领功能,激发大家干事创业动力。在全局形成了“学有成果讲体会、进有幅度得肯定、业有贡献受表彰”的浓厚氛围。

作者:李江棋

点击↓↓“了解更多”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