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心得体会 >

乳品厂实习心得体会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草原之子”廷·巴特尔:让草原绿起来,帮牧民富起来,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海外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乳品厂实习心得体会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8日电 题:“草原之子”廷·巴特尔:让草原绿起来,帮牧民富起来

新华社记者于嘉、恩浩

66岁的廷·巴特尔跟草原和牧民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上周,他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领奖台,戴上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廷·巴特尔,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投身边疆牧区建设40多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活发生积极变化。”这简练的出场介绍,道出这位“草原的孩子”为“草原母亲”、为牧民群众所做的实事。

这是廷·巴特尔肖像(6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致富路上的奋斗者

【回城机会拱手相让,他选择在草原扎根】

盛夏,似火的骄阳,丰茂的草原。身体壮实的廷·巴特尔收拾完牛圈,正用衣袖擦拭汗水,他的脸庞在阳光下显得愈发黑红。

47年前,19岁的廷·巴特尔离开家乡呼和浩特,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插队。

放羊、打草、种树、剪羊毛……凡是牧区生产、牧民生活需要的,他都一样样琢磨、弄懂、学会。

有一年,嘎查乳品厂因连年亏损准备停产。廷·巴特尔知道后,想方设法协调来一批生产设备,将手工生产变为机器批量生产。后来厂子扭亏为盈,牧民们还得到分红。

廷·巴特尔肯吃苦、爱钻研,很快成为知青“标兵”,21岁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嘎查长。

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开始陆续返城。廷·巴特尔说:“草原需要有人来建设。”他把机会拱手相让,从此在草原扎下根。

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总结经验,廷·巴特尔带着牧民实现了明显增收。

廷·巴特尔和他养殖的牛。 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扶贫公司赔了算他的,赚了都分给牧民】

进入新世纪,多数牧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可仍有20多户牧民生活比较困难,廷·巴特尔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我们党员干部要先站出来。”身为嘎查党支部书记,他带动嘎查“两委”班子成员慷慨捐出基础母羊,设立“流动扶贫羊群”项目,把羊群承包给贫困户饲养。每年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羊羔归贫困户所有,20%的成活羊羔归嘎查集体。

为进一步带领牧民致富,2003年,他自掏腰包建起牛业扶贫公司,并承诺“公司赔了算我的,赚了都分给牧民”。

之后的十几年,公司收入都拿来为牧民缴纳医保费用,对考上大学的牧民子女资助,给购买优良牛种、搞棚圈建设的牧民补贴。2018年公司解散时,他把公司235头牛和16万元全部资产分给牧民。

“他带头,我们跟着学、照着做,一年纯收入30多万元。”说起廷·巴特尔,嘎查牧民云亮满心敬佩,“我们跟着他过上了好日子。”

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廷·巴特尔(6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绿色发展排头兵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漫步在廷·巴特尔家的牧场,只见天蓝水碧、草长莺飞。“三四十年前这里却是牧草稀疏、白沙遍地。”廷·巴特尔说。

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牧区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分到基础母畜,牧民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养殖规模渐渐超出草原承载力。萨如拉图雅嘎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草场沙化更为明显。

“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能恶化下去,得赶快想办法。”廷·巴特尔挨家挨户号召人们围栏轮牧,但接受者寥寥。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1986年,他卖掉自家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封育,第二年打下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看到效果,纷纷向他学习。

6月7日,廷·巴特尔介绍他在草场拍摄的野生鸟类照片。 新华社记者 恩浩 摄

【牧民学他“减羊增牛”,草原渐渐恢复“元气”】

“保护草原生态,减轻草原负荷,还得从养殖上做文章。”1993年,廷·巴特尔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后,用更多心力解决草原生态与牧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98年,他把家里200多只羊全都卖掉,改养肉牛,还琢磨出一套“蹄腿理论”。

“一头牛的收入顶不顶5只羊?”“一头牛4条腿,5只羊20只蹄子,哪个对草场破坏大?”他耐心地向牧民们介绍、解释、示范,学他“减羊增牛”的牧民越来越多,草原渐渐恢复“元气”。他还鼓励牧民发展奶食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业……

坚持草畜平衡、绿色发展,廷·巴特尔的理念和做法产生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被推广到内蒙古不少牧区,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牧民收入。

廷·巴特尔(中)与来访的牧民们交流经验。 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无私奉献传经验

【有牧民来访,他毫无保留地交流经验】

廷·巴特尔与老伴儿居住的房屋附近,有一座蓝顶白墙的彩钢房,里面摆着桌椅,还有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他发展畜牧业的智慧和成果。

这是2010年由当地政府支持建成的一处农牧民培训基地,年均接待2万余人次。在这个大讲堂里,廷·巴特尔现身说法,无偿传授生态保护、科学养畜、算账理财等经验。

尽管忙碌,只要有牧民来访,廷·巴特尔都会放下手头的活儿,毫无保留地与他们交流经验。“只要我的做法对大伙儿有用,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全部传授给他们。”

【步入晚年仍发挥余热,初心不改】

“现在大伙儿想增收,可以朝‘四点平衡’努力,也就是收入最高、支出最低、劳动强度最小、生态最好。”在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前,廷·巴特尔正在给到访的牧民们讲解增收的好办法。

牧民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时向他提问。“把牛控制在多少头比较好?”“过冬掉膘太多怎么办?”……廷·巴特尔一一进行耐心解答。

有一次,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0多名想回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来找廷·巴特尔学习。年轻人回乡创业的这股热情深深打动了廷·巴特尔,他越讲越起劲,从自己设计的棚圈设施,到自建生态鱼塘,再到家里的循环节水网络,都详细演示、讲解。年轻人学得十分投入,在他家待了一整天。

40多年前,廷·巴特尔做了扎根草原的人生抉择,风雨砥砺,昂首奋进。如今,步入晚年的他依旧发挥余热,初心不改。

“跟大伙儿一起保护草原、过好日子,以前我是这么做的,以后也要继续这么做下去。”他说。

乳品厂实习心得体会2

外汇天眼APP讯 : 在山东省曹县的一个小型超市,一位50多岁的女性消费者手拿一包牛奶,认真的看着配料表,还不时与货架上的另外一款牛奶进行比对,足足看了五分钟……杨洪滨把这一幕深深的记在了心里。走完市场回来,他立刻提醒同事:“消费者要的牛奶和以前又不一样了。”

在杨洪滨15年的职业生涯中,关于牛奶的认知已经被刷新了好几轮,每一轮都有一帧画面印刻在他的记忆中。

15年前,牛奶就是他日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订单,那时国民饮奶意识觉醒,只要上了货架,牛奶就会被抢空,那时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奶牛饲养和乳制品加工初具规模,技术与政策刺激需求的释放,牛奶撕掉了“稀缺品”的标签。那时的杨洪滨是终端市场上的销售员,他的工作轻松简单。

2005年,牛奶就是印在酸酸乳盒身上的超级女声头像,那时牛奶与营销深度绑定,市场极速扩张,在伊利、蒙牛为龙头的企业开疆拓土中,围绕着牛奶,各类乳制品开花结果,那时的杨洪滨,在为“线上营销”的落地忙得不亦乐乎。

2012年,牛奶变成了冷藏柜上的新宠,消费者的选择和认知不再局限于常温奶,在历经2008年的行业坎坷后,消费者对于品质、品牌有了更多自主性的选择,刚刚转型做低温奶的杨洪滨感受到来自消费端多样的需求变化。

2016年,牛奶是攻不下的上海货架,那时喝奶成为消费品牌的行为,一杯奶,装的不再是单纯的白色营养液,而是开始承载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健康、低糖时尚等多种诉求,已是君乐宝乳业低温事业部负责人的杨洪滨初尝品牌为导向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

如今,杨洪滨已经是君乐宝乳业集团副总裁,他所面对的乳制品消费环境与15年前有了天壤之别。2017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3655.2万吨,居世界第三位,约占全球产量的4.5%。甚至有行业机构预计,到2022年,中国乳制品销售总额将占到全世界的20.4%,成为最大的乳品消费国。“肯定还是要继续做乳品,引导消费者如何从喝到奶到喝好奶,这又是一场挑战。”杨洪滨说。

觉醒

直到现在,杨洪滨依旧怀念2004年做牛奶销售员的日子。每天早上8点,他都会背着包、拿着笔记本出发,在天津市所负责区域,沿街一个店一个店的问,“明天你需要多少货?”把答案一一记清后,他就会回到公司转达给销售内勤,销售内勤再安排物流司机,将牛奶送到指定商家。由于商家反馈积极,杨洪滨一天的工作量很大,偶尔出现的供不应求更是让杨洪滨对于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充满信心:“市场上的牛奶只有一款白奶,要么百利包、要么利乐枕,消费者只有一个观念,那就是喝奶对身体好。”

在后来的日子杨洪滨才知道,2004年的行业繁荣是乳制品工业迅速发展、消费者喝奶意识觉醒后的狂欢。

说起牛奶,对于80后杨洪滨来说依然是稀缺品,小时候拿着饭盆去打牛奶是他常见的场景。把时间回拨到更早之前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仅有4家乳品厂,原奶产量仅有21.7万吨,在之后的30年中,上游养殖行业一直缓慢发展阶段,由于生产资源,特别是资本和技术匾乏,致使奶产品的生产基本集中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且奶制品生产均缺乏效率和投资积极性,此时的乳品加工业也开始起步,但乳品加工主要是以生产奶粉为主。

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家才开始实施多种所有制形式进行奶牛饲养和乳制品加工,从而使得原奶和乳制品的数量、品种、质量都有所提升。不过,这一阶段的乳制品消费仍以奶粉和低温巴氏奶两种形式为主,所谓低温巴氏是短保质期奶,对于供应半径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基本上是消费者只能喝上家门口的牛奶,然而我国上游原奶的生产只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牛奶无法做到全国普及。

在杨洪滨入行之时,牛奶已经踏上了全国普及的征程。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助推,例如2000年,中国农业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启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另一方面企业功不可没。1993年,呼和浩特市回 民奶食品加工厂改制为伊利集团;1997年,伊利率先与瑞典利乐公司合作,引进超高温瞬间灭菌技术,从而使得牛奶在常温情况下延长保质期。

一盒可以长途运输、短时间内不怕过期的牛奶,从呼和浩特出发被送往全国各地,长期喝不到牛奶的消费者高兴坏了,在天津市场,杨洪滨看到的是每天都要补货的街边零售商店:“小店流动性非常强,市场太容易做了,公司每年都能保持30%以上的增长。”

极速前进

技术和政策带动需求的释放,刚开始习惯喝奶的消费者,在企业的带动下,对牛奶有了新的认识,当说起那段日子,包括杨洪滨在内的乳业人想起的是都是2005年夏天的一场营销大事件。

2005年,蒙牛着力推出了一款专门针对12-24岁女孩的乳饮料产品酸酸乳,并找到了湖南卫视一档全国歌唱比赛“超级女声”合作。蒙牛的这次押宝最终火了,900万的短信投票,4亿观众的狂热追看……这是一场全民狂欢。冠名超女的蒙牛酸酸乳,与节目同步互动,在产品外包装上发布“超女”比赛信息,制作灯箱、车身、媒 体广告……一时间“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广告语成为那时的“网红”。

研发、创新、营销夹持下,围绕着“牛奶”,新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参与的企业也越来越多。2004年,娃哈哈推出牛奶饮品营养快线,这款产品在之后的日子创下了年销售200亿元的记录;2005年,蒙牛推出了营养成分更高的精品奶特仑苏,以此一脚踏入高端液态奶的细分;2006年,伊利推出了高端白奶品牌金典,2007年金典有机奶问世,填补了我国有机乳品市场的空白……“在企业的主导之下,喝奶的消费者开始被群分,”随着行业的极速发展,2012年杨洪滨也从与零售商店打交道的销售员升级为江苏、安徽两个省大卖场渠道负责人。“产品变化的同时,渠道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消费者更加注重购物体验,对于任何一家乳企来说,KA卖场是重中之重。”

消费多变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行业迅速被回到冷静发展的轨道。历经风雨,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对于乳制品的口味要求也越来越“刁钻”。与常温液态奶打了8年交道的杨洪滨在2012年选择加盟君乐宝。这是一家河北本地乳制品企业,“区域性乳制品企业擅长做低温产品,而我从市场反馈得到的信息是,消费者正在形成自我主导的多样化产品需求,比如酸奶、巴氏奶。”

不过,杨洪滨以低温产品开拓市场时遇到了困难。“君乐宝的低温产品曾在上海市场三进三出,总是拿不下,2016年我们带着高端酸奶产品纯享出发了,这款新品在北京市场已经成功,我们多少有些信心,但是没有想到,一来到上海就碰壁了。”

消费者不接受品牌是杨洪滨遇到的首要问题。渠道商会常问:“纯享是什么?君乐宝又是谁?”虽然纯享在产品品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因为品牌力不够,所以在市场开拓方面遭遇到了困难。遭遇拒绝的杨洪滨与三位同事整夜加班,在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商量对策,从天黑聊到天亮,最终想到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对策,即从上海青浦区、奉贤区等地区的小超市开始铺货,逐渐扩大影响力。不过,几天过后,第三方物流都开始抱怨:“每天就这么点货,不够跑一趟的。”

转机不久到来。2016年在上海拍摄的连续剧《欢乐颂》热播,君乐宝看准机会押宝《欢乐颂2》进行产品植入。2017年在电视剧播出时,纯享酸奶得到了空前的关注,经销商纷纷打来问询电话。杨洪滨立即征得君乐宝集团总裁魏立华的同意,迅速大面积跟进上海地区广告,使产品的营销宣传落地上海,君乐宝的品牌知名度随即得到了提升。

杨洪滨后来又把“上海模式”复 制到武汉、南京等不同城市。上海模式到底是什么?杨洪滨总结,产品品质加上品牌驱动。“牛奶不再是供不应求的产品,之前我们做市场,认为营销先行、渠道为王;但是现在产品饱和、顾客成长,消费者对于牛奶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要求,他们更加看重产品的高品质,同时也愿意为品牌付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重视膳食结构的改善,乳制品的消费需求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11-2016年,中国乳制品消费量从2480.5万吨增至3204.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 5.26%。

现在的杨洪滨更加愿意去接触更多新兴的销售业态,例如和网红直播合作、进驻生鲜平台等。他说,这些尝试并不是为了营销而营销,只是想为消费者已经再熟悉不过的牛奶,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功能性、便利性。未来,中国消费者不再因喝奶而发愁,而是会以喝好奶为更长远目标。

乳品厂实习心得体会3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黄玉迎

再过两天,全市的中小学生就要迎来盼望已久的寒假,不少孩子此刻已规划好了自己的完美假期。那您知道过去孩子们都是怎样过寒假的吗?他们又是如何让自己的寒假生活变得愉快而有意义的呢?

公益劳动援建“红领巾水库”

上世纪50年代,看着父兄一辈满怀热情和信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很多孩子深受感染,十分希望自己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孩子们也在开动脑筋,想为国家建设出力。1955年,北京市和江苏省宜兴县、辽宁省复县松树区的孩子们倡议,在少年儿童中间开展“小五年计划”的活动,为五年计划做些有益的事情。这个倡议很快就得到了青年团中央和教育部的支持,把“小五年计划”推向全国。

1955年的寒假里,北京师大一附小少先队员在春节前夕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李祖慧摄

据本报1955年11月28日1版《青年团中央和教育部发出联合指示 支持全国少年儿童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报道,“小五年计划”的活动内容主要有以下六项:栽培植物(如种向日葵、蓖麻、植树采集树种等);饲养动物(如养鸡、养鸭等);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家庭做事(如拣粮食、积肥、捕捉害虫害鸟、推广新品种等);帮助学校制作简单的教学实验用品(如采集标本、制造模型、仪器等);绿化环境绿化学校(如在村前村后、河边、路旁、住宅周围和学校周围种树、栽花等);做“小先生”,作为一个辅助力量帮助党和政府做扫除文盲工作(如教爸爸妈妈和邻居识字,给识字班读报等)。

1955年11月28日,《北京日报》1版

在此后的寒假里,中小学生们积极地教父母家人或邻居识字,女一中的团员还帮助八里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完成积肥任务,女二中的学生则去了星火、岳王庙等农业生产合作社帮助农民开展文娱活动。(1956年2月11日《北京日报》2版,《中等学校学生积极帮助农民》)这其中最让人感动和震撼的,是孩子们为支援农业大生产筹资建水库的事。

1956年,蓝靛厂少先队员吕佩韦教她的嫂嫂识字和学文化。冯文冈摄

1958年的寒假,昌平全区4万名少年儿童广泛开展拾废铁、废物、采集树籽、打条、刨药材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支援长陵乡红领巾水库的建设。这个水库位置在离明十三陵长陵一里地左右的青龙泉,原来是由长陵乡京陵、东工、林风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修建,投资大约需要5000多元。昌平全区少年儿童用寒假期间的公益劳动,实现了投资兴建水库的目标。(1958年1月20日《北京日报》2版,《红领巾筹资建水库》)红领巾水库是十三陵附近建成的第一座水库,可储水2万吨,浇地160余亩。

1958年1月20日,《北京日报》2版

本市的中学生也不甘人后。在当年的寒假活动中,西单区三十中、三十一中等12所中学1700多学生组成的义务劳动大军,开赴十三陵帮助农民挖水库。(1958年2月4日《北京日报》2版,《中学生上战场》)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寒假时间虽然短,孩子们的年纪虽然小,但是他们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祖国的建设立下了功劳。

1965年寒假,东城区的中学生来到军属家进行慰问。李士炘摄

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

1980年寒假的第一天,育鸿学校的学生们选择了来校聆听北京空军某部气象勤务站张福阁指导员和刘顺义同志报告破冰救亲人的动人事迹。同学们仿佛看见,龙潭湖上解放军战士破冰搏浪,奋勇救出落水学生鲍文利的情景。大家表示,一定要向解放军学习,发扬雷锋精神,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1980年2月17日《北京日报》2版,《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

在上世纪80年代,学雷锋是许多北京学生寒假活动的重头戏。他们热情地为身边的人做好事,为寒冬里的人们送去温暖。

在宣武区陶然亭街道,红土店、南横街、南堂子三所校外活动站联合起来,学生在寒假里成立了学雷锋小组,为烈军属、孤老的老人打扫卫生、倒脏土、买东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有需要的人。(1981年1月27日《北京日报》1版,《红土店等校外活动站将带领学生开展学雷锋等活动》)

1982年2月,铁家坟小学学生学雷锋做好事,在永定路口警察岗楼打扫卫生。胡敦志摄

在东城区东四地区,凛冽的寒风也不能阻挡孩子们在寒假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活动的热情。他们在东城区人大代表、景山地区育群居委会校外活动站辅导员谭玉英的带领下,认真地揩拭着从东四路口到东四十条之间的邮筒和果皮箱。之后,少先队员们又来到烈军属和五保户家中,打扫卫生迎新春。退休老工人金堃都单身一人,体弱多病。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来到他家,又是打扫地板,又是揩拭门窗,感动得他热泪盈眶。(1981年2月15日《北京日报》2版,《寒假不忘学雷锋》)

1958年1月20日,《北京日报》2版

在崇文区花庄子三元街,寒假的每天下午四点多钟,这里都活跃着一支由90多名小学生组成的红领巾服务队。永建里小学四年级学生李斌,看到三元街西巷十三号退休工人贺大妈身体不好,身边又带着一个小孩,他就主动为贺大妈倒脏土、买菜。花庄子居委会有一个厕所水井坏了,水流了满地,革新里小学的白云、陈伟革等五名同学,拿木桶、绳子,把水淘干净,把水井修好。居民们看到孩子们做好事,都夸他们是学雷锋的好孩子。一个寒假,红领巾服务队的成员为50个大院、30户烈军属打扫了卫生,为群众做好事近200件……(1983年2月23日《北京日报》2版,《红领巾服务队》)

寒假里蔚然成风的学雷锋活动逐步延伸到了平常日子里,随时随地做好事成了很多孩子学雷锋的日常。在上世纪80年代,首都成千上万的学生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勇做改变社会风气的先锋。(1985年2月27日《北京日报》1版,《市学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1985年2月27日,《北京日报》1版

社会实践学本领长见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寒假里,活泼爱动的孩子们有充裕的时间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中小学生主动投入身边的社会生活,欣喜地掌握了书本外的本领和知识。

1991年,寒假刚刚开始,海淀区的翠微中学就请来《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的女儿、市文联《北国风》杂志副编审徐然给学生们介绍《青春之歌》的创作经过。在好书的影响下,同学们的思想受到熏陶,学校高二年级的学生主动到翠微路商场参加义务劳动,与商场职工一起清扫卫生。在那个寒假里,该校学生有800多人次参加了寒假活动,写了400多篇心得体会。(1991年2月17日《北京日报》1版,《翠微中学学生寒假读好书》)

1991年2月17日,《北京日报》1版

利用寒假,北京银燕中学生摄影社会实践团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赴西柏坡、狼牙山、冉庄、白洋淀等革命老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社会实践。在西柏坡,同学们站在朱德同志旧居前,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革命故事。在安新县,同学们参观了白洋淀雁翎队使用过的小木船。在苏家庄的集市,同学们纷纷举起相机,饱含深情地拍下了自己眼中的老区人。(1995年2月18日《北京日报》6版,《寒假冀中行》)

1995年2月18日,《北京日报》6版

在寒假里,西城区的小学生们穿上白大褂,开心地来到乳品厂,和工人师傅一起生产自己平时爱喝的酸奶;丰台区东高地一中的300多名高中生来到大兴县红星区小羊坊参观调查,了解农村的发展变化;石景山区的学生们来到工程兵部队了解战士生活,参观我国特种兵的装备……

1991年寒假,团结湖三中的同学来到团结湖房管所供暖点,参观锅炉房并向工人了解供暖知识。张伟摄

通过寒假中广泛的社会实践,孩子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更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精神。

小网民参加线上冬令营

进入新千年后,火遍世界的互联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小网民。孩子们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家长和老师,上网也渐渐成了孩子们寒假生活里的一部分。在2000年的寒假期间,东城图书馆的一项活动特别吸引孩子们。原来,孩子们进了图书馆,就可以去图书馆的电脑阅览室上INTERNET网,浏览著名网站,检索信息。(2000年1月29日《北京日报》7版,《东城图书馆寒假活动多》)

据西城区教委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本市小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平均在一个小时以上。面对使用网络越发频繁的本市中小学生,网上教育也成为寒假里的一个崭新教育模式。这一年,孩子们喜爱的冬令营也有了“线上”版。

据本报2006年1月25日8版《9项网上活动寒假静候学生》报道,寒假一开始,本市中小学生就纷纷参与到市中小学生数字德育网的网上活动中,如东城区中小学生就将自己撰写的春节祝福短信迅速提交到了“网上春节短信大赛”网页:“愿你年年圆满如意,月月事事顺心,日日喜悦无忧,时时高兴欢喜,刻刻充满朝气!”互动式交流“爱心在线”、心情漫画“寒假秀场”、假期DIY俱乐部“精品书吧”等也深受孩子欢迎。

2007年的网上冬令营还首次开办了“网上庙会”,活动丰富多彩,有介绍春节传统民俗、拜年礼仪以及灯谜互猜等。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能通过民俗体验了解更多的传统礼仪。喜欢读书的孩子们,还通过网上冬令营与全市同龄人交换有益书籍。(2007年1月27日《北京日报》7版,《67项活动寒假“款待”百万学生》)

2007年1月27日,《北京日报》7版

2014年,东高地的小学生们在“京剧冬令营”带妆学习京剧。 吴镝摄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这几年,网络冬令营更是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如2021年中国科技馆的线上冬令营,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聆听两院院士和著名科学家精彩的专题科普讲座,还可以利用身边常见的小物品,做一些适合疫情期间的居家小实验,探索科学知识。(2021年2月8日《北京日报》5版,《中国科技馆将启动线上冬令营》)

2021年2月8日,《北京日报》5版

今年的寒假,是“双减”政策执行后孩子们迎来的第二个寒假。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加异彩纷呈的活动等着孩子们,为他们带来一个轻松快乐又有意义的美好假期!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