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工作心得 >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养成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导书籍

四川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富林实验小学杨锦荣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俗话说,好习惯是一生的财富。作为铺垫,在小学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更要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鉴于以上认识,几年来,我更加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力求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夯实基础,创新思路。还重点研究了学校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第一,建立规章制度,规范言行

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不是几次教育和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训练。建立完整的养成教育体系或相应的督导机构,持之以恒地抓好行为规范教育是重要保证。为了有效规范学生行为,我制定了《班级规范考核细则》,将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供大家了解。因为每个人都要按照细则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每个人都有当管理干部的可能(优先考虑表现好的竞选)。其次,要求值班人员每天认真检查记录(显示:学校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学生平时哪个项目做得好,就会加分,反之就会加分。以行为规范为镜,做到每天公布一次,每周总结一次,每月评估一次,将“规范化管理”记录簿的加分和扣分汇总到细则考核栏,增加管理的透明度。班里每个学生的基准分为100分,每扣一分不是用数字来表示,而是用一个五角星来代替。五角星的角代表一分,红蓝墨水的笔用来加分和扣分,看谁的红星多,蓝星少或没有。期末,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记录和自我评价,集团评出各类先进“新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十小学生、好学生、好孩子、好市民”,并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这样先把学生平时的个人行为记录和期末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平时的行为处于集体舆论的监督之下,让学生自己遵守规范。

第二,严格训练,逐步内化

在行为准则教育中培养学生,必须“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导人”,其中“以行导人”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强化训练中,我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

1、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在小学生常规形成性教育中,行为训练的方法可以注意多种方法的组合,注意选择学生愿意接受的训练方法。如:榜样示范法、行为训练法、说服教育法、评比竞赛法、实践体验法等。班级和团队的集体活动是培养教育的主要渠道。集体活动时,要求学生排队进出,按顺序就坐,不吃零食,不乱扔纸屑,认真听讲,礼貌鼓掌。除此之外,我还和辅导员、老师一起对学生敬礼、站立、佩戴红领巾有严格的规定。再比如班会的主题活动,比如“学习规则和规矩,做一个标准的学生”“规则和规矩的知识”。故事、小品、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培养遵守规范的意义。教师的行为是对学生最有力的暗示,所以当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时,要努力通过行动做出表率,促使学生改正。如果我们不迟到,我们必须先做这件事。地上有纸屑。如果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宣布禁止或处罚学生在公共场合捡垃圾,往往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惩罚甚至可能让学生私下故意破坏卫生。所以我总是随时拿起来或者建议学生做道德判断。次数越多,学生越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此外,还要求学生干部率先垂范,带好风气。正因如此,我更重视干部培训。总的来说,我是通过“点”和“面”两种方式培养的(点:领导干部;面:全班同学)。例如,值日班长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工作,他们必须依靠老师和常务干部的指导来完成。所以,既要培养领导干部,也要培养全班同学。重点训练怎么做:如何组织学生早读和做两个练习,如何监督检查卫生,如何协调图书管理,拖把,扫帚,水桶。

2.将“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融入日常生活。要求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化、科学化、系列化。学生离开座位,凳子回到座位,排队进入操场。地上没有纸屑。

3.将“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融入家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2-3次家长会。日常行为规范细则制定出来后,我们分别召开老师和家长会议,向他们宣讲细则,希望在教育措施上得到支持和配合。并定期向家长发放《家校联系书》,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在家落实。

有时候,家长会抽出时间来接孩子放学,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访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行为习惯,同时让每一位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让学生明确自己不仅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都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培养。

三、反馈评价与纠正强化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对良好行为发展的评价,能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从而产生新的良好行为动机,具有强化效应。负反馈是对不良习惯的评价,可以用来调节和控制不良行为,使之符合规范的目标,并有矫正作用。老师和我一直在课堂上使用“红旗”和“警示”栏目进行反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家长的认可。现在我们有时会用“快乐树”这个栏目,让表现特别好或者有进步的同学“爬”上树,感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第四,实际效果和经验

通过实施规章制度培训,学生在学校逐渐养成了小声说话的习惯,教室、餐厅大声喧哗的现象逐渐减少;以不影响他人学习、休息、生活为荣,文明的风俗习惯越来越好;升旗更有庄严的气势,走的队伍更整齐,精神饱满(眼睛向前,抬头,步伐有力自然)。在校园里,老师和客人可以主动向他们问好,经常看到“你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书桌、椅子、抽屉里的物品摆放有序(墨水瓶、彩笔、毛巾、纸巾、水杯、运动器材等物品都放在柜子里),可以很好的清洁书桌和椅子;楼上楼下向右走的人越来越多,爱看书,主动预习,背诵,纠错,记笔记,准备下节课。这无疑不是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结果,但也有少数特殊的学生习惯了时差,这也说明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有其艰巨性和持久性。

实践使我认识到: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理解→引导→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行为习惯不断巩固,新的行为要求不断实现。其中“理解”是基础,因为学生受年龄、学识等限制,是非观念淡薄。学生缺乏对正确行为的理解和实践,必须加强“理解”教育。“引导”是关键。教师的引导要求必须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行为基础和成就的可能性,防止过分的行为要求。“评价”正在深化。评价过程既是一种自我教育,也是一种道德内化的过程,即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可以通过训练形成的。关键是要加强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和有序性,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和学生主体意识的相互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何况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所以,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勤于动脑,勤于动脚,勤于动口,勤于动手,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