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工作心得 >

医生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性,医生和患者沟通的重要性

我已经工作三年多了。我在三线城市的老三甲医院待过,在一线城市的新三甲医院工作过。没有经历过,但也可以说有很多感受。毕业后去了ICU,一进去就再也没踏出过。我见证了病床前长久的孝子,见证了白头偕老的真爱,见证了危重病人重获新生的喜悦。

工作中的各种场景像幻灯片一样历历在目,不禁感慨良多。为什么大多数家属更喜欢医生而不是护士?工作中无数的坎坷和遭遇,或许是这个问题更好的答案。

01.医患沟通过程决定了患者更喜欢医生。

同样是沟通。医患沟通回答了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能康复吗?预后如何?手术是什么时候?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回答了患者来医院就诊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问题。

护患沟通可能有点鸡毛蒜皮,也可能让患者家属有点生气。

“张三家的3张床,你欠钱,快交费。对了,你的护理垫和湿纸巾都没了,赶紧去买。”护士说。

患者李四家属问:护士,我家李四怎么样?感染指标如何?血红蛋白呢?心脏功能恢复的怎么样?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久病不愈的他们成了好医生。问题问得特别细,特别专业,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护士的知识水平。我想大部分护士忙的时候都会回复。你最好问问医生。转了一圈回来还是来看病。

责任护士作为一名护士,能够根据手头已有的信息和日常与患者的沟通,更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社会、心理、经济状况,在每天开具医疗费用清单时,委婉、恰当地与患者沟通,如有特殊情况(如需走绿色通道、社会救助等)及时向护士长、主任、医务处等相关领导部门汇报。

在上午医生查房的过程中,可以停下手中的工作,认真听取一线医生汇报的病理、生化、检验、影像等基本情况。了解上级医生对患者的最新病情分析和诊断。一方面便于初步解答患者及家属的诊疗疑问,使患者减少焦虑和恐怖,另一方面可以详细了解病情,更好地执行医嘱,正确给药,进行护理操作。

02.医生和护士的分工和注意力决定了患者更喜欢医生。

在从入院到出院漫长而焦虑的过程中,一个病人可能会遇到很多负责的护士,有老有少,但一般来说,他们都很清楚负责的医生是谁。医生会对大部分侵入性手术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这种手术造成的后果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说明。

从病人入院开始,上下级医生就一直在不断地对病人复杂的病情进行分析和探讨。病情变化后,他们会通知主管医生随叫随到,不断查阅文献,不断寻找指南,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方式解决病人的问题。病人感觉不舒服,第一时间按了传呼机。有些情况超出了护士的护理范围,最后是医生。

众所周知,大部分医院护士不足,人力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高转岗率,试行规范化培训以来护士待遇不理想,辞职转行,年轻化特别严重,都造成了这支队伍的不稳定。工作中,同一个病人遇到4-5个甚至更多的护士做护理工作,护患关系略显生疏。而护士可能会逐渐形成一种“铁打的兵在营里跑”的感觉,再加上护士比较忙,比较盲目和迷茫,可能对疾病的转归不够关注。

护士没有手术前的知情同意书,不能扎留置针,不能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他们可能打不到,理论上可能用不了三五天,也可能压不好形成血肿,或者会发生静脉炎。

护理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应充分保证最基本的床护比,提高护士能力的等级梯度,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在日益进步和发展的今天,护士以一级学科为依托,深化专业,提高专业水平,善用科学和证据解决问题,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对问题逐一分解。完善相关制度流程,自不必多说。

03.现有的观念导致患者更倾向于医生。

历史留下的不成熟的观念,导致了大众眼中“大医少药”的印象。有的老人还是卫校毕业的年轻同志,跟着医生的屁股,医生的嘴,护士的腿等等。虽然这篇文章是写在最后的,但它的重要性丝毫不减。

现实中我们做到了学科一流,学历不断提升。出现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百花齐放,部分医院本科护士比例达到50%以上。

护士一天中出现在病人身边的频率最高,因此也有最多的机会出现失误和冲突。所以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能力,维护自己的职业形象。

用一句网上流行的话来说,条件不允许我们再低调下去了。在提高能力和认识的同时,要认识到转变大众观念,做好自己的事情,推动和建设护士文化是当务之急。管理者应该更加清楚,目前的宣传和建设远远不够,走进社区和大众是必然趋势,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更多的专家和意见领袖。

今天对比我们最好的工作伙伴,医生,不是强调谁高谁矮。我只想说,我们做的可能还不够,有些方面还需要优化和提高。

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应该是助推,而不是阻力,但也要明确,不优化流程和人力就是“流氓”。期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为医患创造更好的环境,践行。

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今日头条号(中国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cjmn2015)。

欢迎投稿到中国现代护理杂志平台:cjmnwx@vipcjmn.net。

为什么病人更喜欢医生而不是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