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腾达网 > 工作心得 >

立德树人,传承经典讲座内容是什么,立德树人典范

如何以丰富的形式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理解高校中的“语言”,从而促进德育育人?位于“北方湖城”河北省衡水市的衡水学院,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践,系统地开展了“讲英语,亲民”进校园活动。他们创新载体,改进方法,使“平语亲民”活动深入校园。

学习平“于”

理解核心本质

衡水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学习贯彻习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年最重要的内容,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习近平典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江新语》等学习书籍,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

同时,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通过集中学习、读书会、研讨、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进行学习研讨,深刻领会Xi总书记引用的中华经典核心要义,自觉用习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

“平”语的融入,提高了教师讲课的水平。衡水学院的许多教师在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比赛中获奖。任副教授在全国军事理论课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为河北省赢得了荣誉。

营造浓厚的氛围

兴起学习宣传热潮

衡水学院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举目四望,营造了一种人人都能学习、理解、运用英语的浓厚氛围,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学校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橱窗、建筑围挡等载体,悬挂、张贴、播放主题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设计制作以“平'语亲民”为主题的文化墙,在楼道内设计张贴“平'语亲民文化展板”。在大厅的显著位置设立了“每日经典”专栏,刊登了Xi总书记的金句,向师生分发学习材料。

在新媒体宣传阵地,学校加大了宣传力度。学校官方微信开设了“边学边学”专栏,梅玮公共管理、恒远思政、请中国等二级学院微信官方账号陆续开设了“学习语录”、“学习堂”等专栏,每天向学生推送身边同学念的Xi总书记金句。

学校党委宣传部制作的视频《青春誓言——从“平'语走近人”看新时代、新青年、新作为》在学校官网、微信、微博上同时推送,随后《学习在路上》等文章陆续推送,为共青团开辟了新的媒体阵地,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潜移默化地传播了平'语。

完全融入教学实践

实现课程教育

新修订的2018年人才培养方案以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衡水学院发挥着“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思政课教师结合内容引用,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一起朗读金句和经典,或者学生在课前朗读和讲解。课后布置作业进行小组学习、讨论、宣传,讲好“平”的故事,展现“平”的内涵,真正进入教材、课堂等。

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将“平面语言”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政治科学与行政管理英语》选择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本作为教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开设“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在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面向全校开设了必修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和公共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学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进一步深化理论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桂霞教授讲授的《中国哲学》举行了以“平”语言接近经典”为主题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以朗诵、合唱、情景剧等形式再现了Xi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经典语句。

丰富的载体形式

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活动。

6月19日,组织1600多名师生代表在西校区广场举行大型“向国旗致敬”活动,并举行了升旗仪式。在国旗下,举行了“讲和平——青年宣言”,作为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

学校积极开展主题宣讲,引导学习、思考、实践。2019年在衡水学院举办365人的故事,开展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巡礼。讲座共13场,师生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在全校形成了认识自信、学习自信、树立三观、践行三观的良好氛围。

“爱我中华,强我国防”等主题演讲比赛、“我的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衡水学院以“读青春,染繁华”为主题的第七届读书节等活动深入学生内心,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学校团委积极组织主题团日活动,学习主题有“习近平引经据典”、“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等,更加清晰地把握Xi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根源和实践出发点。班会前、集体实践教学前、每天第一节课前,学生朗诵经典或分享学习心得,演唱正能量经典歌曲。

衡水学院将“平‘语’亲民”融入学生生活。成立读书会,组织学生阅读评话经典。《川学会》《郭雪学会》举办“平的语言贴近百姓”读书会。“织里社”开展“思想引领、讲英语、亲民”主题活动,多次深入城乡社区、儿童福利院、市政府广场等志愿活动,为人民服务。

种树十年,育人百年。校园“说英语,亲民”活动对全校师生来说是一次精神文化洗礼,提高了师生的文明文化素养。衡水学院将继续推动“讲英语、亲民”活动深入校园,努力在学校发展的新征程中落实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

(周海荣)

《中国教育报》2019年7月19日第五版。